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86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1313篇
教育   240712篇
科学研究   21209篇
各国文化   179篇
体育   6314篇
综合类   8717篇
文化理论   1523篇
信息传播   23787篇
  2024年   1504篇
  2023年   5753篇
  2022年   4235篇
  2021年   5297篇
  2020年   5712篇
  2019年   6604篇
  2018年   3363篇
  2017年   6246篇
  2016年   7533篇
  2015年   11380篇
  2014年   25596篇
  2013年   21413篇
  2012年   24717篇
  2011年   25664篇
  2010年   21918篇
  2009年   21402篇
  2008年   23921篇
  2007年   17869篇
  2006年   13181篇
  2005年   12296篇
  2004年   8725篇
  2003年   7443篇
  2002年   6926篇
  2001年   5503篇
  2000年   3872篇
  1999年   1303篇
  1998年   841篇
  1997年   598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186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解码爱奇艺     
实现内容付费是互联网平台孜孜不倦的梦想与追求;但较早实现这个梦想,则始自爱奇艺这样的长视频网站,从这个角度看,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信息接受习惯,也改变了视频媒体传统运营生态和盈利模式。在常年形成的免费收看电视用户习惯下,爱奇艺如何逐步改变用户思维定势,改变媒体传统盈利模式,在国内实现大规模内容付费?这种内容付费模式当今面临怎样的挑战?当前,视频平台运营模式存在怎样的困境?为什么连年亏损,至今看不到盈利曙光?视频平台如何应对困境?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爱奇艺。  相似文献   
992.
993.
作为"文科中的工科",新闻实践教学在新闻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媒体融合又给新闻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国内新闻实践教学依然是人才培养中的相对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本文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梳理和总结了目前新闻实践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不足,并以江西师范大学传播人通讯社为例,提出了媒体+社团+课程的"三元驱动"新闻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基于校园媒体"实习场",由社团情感凝聚形成"实践共同体",并连接多种课程组织起"实践支架",达到实现"实战训练"、突破"专业壁垒"、打通"课堂内外"的目的,是一种相对经济、容易实施且有效果保障的校本新闻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94.
995.
首届互联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1月初在乌镇举行。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研究的盛会。《传媒观察》及时开辟专栏,推出相关研究,善莫大焉。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中国于1994年接通国际互联网,适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走向深化的关键时期。互联网的发展受益于经济改革,又为市场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互联网的发展也和经济改革一样,是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杨凯乔 《今传媒》2022,30(1):93-96
《守护解放西》作为我国首档警务观察真人秀节目,采用“纪实片+观察真人秀”的拍摄手法和制作方法,通过展开基层民警的故事化叙述,将冒着烟火气的影视基因注入警务观察纪实片,塑造出以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为代表的可爱、可亲、可敬的人民警察形象,实现了前台表演与后台制作双向促进的传播创新,开创了我国公安宣传工作的创新模式。本文运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此次节目的前台表演、后台筹备、前后台统一的工作实践进行传播学解构,指出警务观察真人秀节目传播工作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路径,从而为我国公安机关观察类真人秀的传播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97.
李珊 《东南传播》2022,(2):26-29
青年群体异质性的媒介实践受到现代社会时间感知的影响,“现时化”的时间感知外化为消极的媒介依赖,“当代性”的时间感知外化为积极的媒介创作。不同的时间感知则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叙事建构是中介或者连接两者的方式,但是周围世界经过二进制媒介的储存和传输却造成了记忆的“不遗忘”和经验的“不持续”,使得叙事不能得以建构,继而影响了青年群体对时间的不同感知,产生了不同的媒介实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通过存在者显现,存在者则通过时间性存在。对于时间的感知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凝思生命”的姿态去保存时间,通过“时机的复活”与未来对话,这也是本文从物质性视角观照媒介实践的意图,揭示人与媒介、非物质与物质的共存和对话。  相似文献   
998.
文章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对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及其构建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论述,发现目前学术界所提出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主要有智慧的文献、信息、空间、知识以及其他五种服务模式,构建方法主要集中于"情境感知获取数据、协同融合管理数据、数据驱动智慧分析、空间交互服务用户"四个方面。最后,对拓展和完善智慧服务模式体系、构建统一的建设框架和加快智慧服务应用及实证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