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4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教育   13833篇
科学研究   803篇
各国文化   81篇
体育   10035篇
综合类   1466篇
文化理论   102篇
信息传播   78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562篇
  2013年   1623篇
  2012年   1983篇
  2011年   2019篇
  2010年   1712篇
  2009年   1698篇
  2008年   2087篇
  2007年   1585篇
  2006年   1867篇
  2005年   2152篇
  2004年   3190篇
  2003年   821篇
  2002年   695篇
  2001年   683篇
  2000年   68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陶布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的图书馆看书。他徜徉在书海中,认真选着自己喜欢看的书籍。  相似文献   
82.
根据中华武术发展的历史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从竞技武术发展战略、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健身武术发展战略三个方面提出中华武术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83.
中华武术的生成逻辑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的发展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它是作为文化的武术与作为武术的文化二者的互动过程,即一方面借助其他文化形态传播、普及武术,同时将其他文化形态的特质涵化组合进武术的体系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以帮助武术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武术一旦形成便有其专门的职业人员,器械、场所、社会组织、理论总结(如各种拳经剑谱),而这类事物的发展便是作为武术的文化的发展,有它自身的逻辑结构和功能,并具有完整的体系。因此,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定位问题研究必须以此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民族化国际化发展的今天,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刻不容缓,加强领导、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好武术的宣传工作和科研工作、加速武术产业化进程,在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部分竞技武术套路教练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套路教练员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和5种基本知识与能力。并阐述了各种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旨在提高武术套路教练员的个体素质。  相似文献   
86.
关于传统武术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竞技武术的源泉:近年来,传统武术出现了套路单一化,后备人才断层,学校传统武术教育欠缺等问题?针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关系,建立传统武术继承与发展的体制,与竞技武术协调发展;同时,办出传统武术的民族特色,把传统武术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87.
2003年、2004年香港国际武术节圆满结束,有一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原中国武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山同志是两届活动的总策划人,又兼第二届活动的总裁判长,当谈到这两次活动时,他如数家珍地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8.
周广卿  王勇 《精武》2004,(9):9-11
螳螂拳大家多出自莱阳。被誉为武术界泰山北斗的姜化龙是莱阳黄金沟人;宋子德是莱阳赵格庄人;名震武术界的"三山"(崔寿山、李坤山、王玉山)、"两亭"(宋福亭、赵玺亭)是莱阳人:李昆山是莱阳由格庄人,崔寿山是莱阳诸陆人,王玉山是莱阳团旺崔疃人。由此可见莱阳在武术界的地位及莱阳武术家为螳螂拳的发  相似文献   
89.
林辉 《精武》2004,(9):34-35
万籁声老师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技击家、自然门一代宗师,而且还是饮誉南国的伤科名家。他师从赵鑫洲、杜心五、刘百川、杨畏之、王荣标、邓芷灵等奇人异士,不但学习了上乘的武功,还得到了伤科方面的秘授,掌握了一些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伤科秘方。解放后,他考得中医执照,悬壶济世,用特有的手法及秘方医治了无数的疑难杂症,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长期以来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晚年还整理了《中国伤科》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伤科,并公开了一些秘传的医治手法及秘方。  相似文献   
90.
绝技展示     
金秀春 《精武》2004,(9):55-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