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据了解,目前高师类艺术实践课程民乐合奏课的开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生重视不足、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师资不足和教学落伍,硬件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优化民乐合奏课的教学应当立足问题根源对症下药,而重点应当突出民乐合奏课教师的作用,比如学生价值观念偏颇的解决有赖于任课教师的引导;生源质量作为课程难以开展的硬伤是长期存在的事实,这个问题有赖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实现自己专业技能的突破,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是师生戮力合作的重心;硬件设施的改良有赖于国家和院校的共同努力,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民乐合奏课的需求,这考验着老师教学的能动性,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32.
民族器乐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全民族共同才智的结晶。借着中小学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的东风,民乐这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奇花再次焕发出了光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认可。现今,它已走进大、中、小学的校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学校艺术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现结合我校实践,谈一谈学校业余民族乐队的组建与训练。一、民族乐队的组建与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民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众多优秀的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春节序  相似文献   
33.
金成才 《学周刊C版》2023,(20):151-153
音乐课堂固然是教学和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然而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课外实践也不容忽视。在“弘扬民族音乐”大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民乐社团拓展教学时空,在社团实践活动中多渠道地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将就此展开,反思现状,讨论实践方案,也总结一些教学成效,从创立民乐社团到丰富实践活动,帮助教师在民乐社团实践活动中更深刻地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4.
周宏 《群文论苑》2003,(4):57-58
崇明岛这座貌似春蚕的全国最大的河口沙岛,卧伏于长江口的金涛碧波之上,东濒浩瀚的大海,西接万里长江,两百多公里连绵的海岸线上,树木茂盛,物产富饶,民风淳扑,给人一种古风犹存的感受。  相似文献   
35.
21世纪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有了很大的改变 ,民乐已经成为中小学的普及课程。高师开展民乐合奏课是可行的 ,同时也是必要的。高师民合奏教材的内容编写 ,也将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36.
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音乐,尤其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民乐,可望发挥独特而深远的作用,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坚持民族音乐自身的特性,传播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的民乐文化;运用国外受众熟悉的方式进行整合传播,强调意境、情景和氛围的营造;运用现代科技强化效果等,是中国民乐"走出去"的要义.  相似文献   
37.
我们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还有品种繁多的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在音乐  相似文献   
38.
一、青少年学习民乐的意义学习器乐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并提高音乐素养。其次就是开发智力潜能,因为器乐一般都要同时用到手、脑、眼甚至脚,多个器官和肢体的配合,可促使左右脑的细胞活化。如果孩子能掌握乐器的演奏,自然而然的就  相似文献   
39.
在生活中,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女孩;在学习中,她是一个勤奋刻苦、努力上进的女孩;在工作中,她是一个心怀大善、敢为人先的女孩。这是毛梦欣给人的固有的印象。然而,在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坚强又固执的心,她把自己置身于创业的战场,需面对着未知的对手和瞬息万变的环境,决心背水一战。  相似文献   
40.
姜勇 《华章》2011,(29)
民乐以其全新的演奏形式、全新的演奏理念征服了亿万观众,为民族器乐演奏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成为当今中国乐坛的一颗耀眼的新星.新民乐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论.对此,笔者另辟蹊径,对于新民乐概念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