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88篇
科学研究   75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81.
林爽  孟佳 《大观周刊》2011,(28):178-178
民事检察监督是检察权在民事法律监督方面的具体体现。回顾20年的司法实践经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维护司法公正、预防和减少司法腐败、维护民事诉讼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立法上规定的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民事检察监督工作遇到的许多问题和困难日益凸现出来,客观上限制了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权。  相似文献   
82.
何锋 《大观周刊》2011,(37):57-57
民事法律关系基础上的的请求权,即是要审查当事人是基于何种请求支持其诉求及条件是否具备,这就是民事法官进行法律思维的基本构建过程。民事证据,双方当事人抗辩之目的。  相似文献   
83.
张园园 《大观周刊》2011,(47):21-21
从本质上看,著作权是一种通过控制作品的传播,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在现代社会日益严重,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问题和与之相关的制度困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产业持续发展和我国著作权法制度完善的重要因素。网络著作侵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对构建新的网络著作权保护体系以及著作权公诉保护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4.
美国伊莱利利公司诉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上诉案【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三终字第6号民事判决书】,被评为2010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之一,是一起在中国制药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非常复杂的专利侵权案件。本刊特约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刘永全律师和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戢磊律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本案进行了评析,并探讨了医药专利诉讼相关问题,当中不乏两位律师不同观点的碰撞。  相似文献   
85.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日益强化,如何既保证民事检察监督的效果,又不过分破坏民事裁判的既判力和程序的安定性,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当事人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期间和检察院依职权提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期间的完善提出相应建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部分,享有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这些在各类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但在现实中,大学生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常有发生,这是由大学生与学校等机构法律地位不对等、权益救济保护渠道不通畅等因素造成的。必须重新审视大学生民事权益保护在立法、执法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民事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87.
民事送达,指的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民事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一种诉讼行为。它具有程序正义、程序效率和程序效益三个方面的价值。我国民事送达制度存在送达主体单一、诉讼文书签收人的范围过窄以及送达方式守旧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域外民事送达制度,对于我国民事送达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8.
民事习惯在民间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属于我国的本土立法资源。民事习惯的形成,与我国社会的城乡二元模式有关,在法律上有补充和辅助制定法的优势。因此,通过分析民事习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原因,结合民事习惯的法律功能,主张我国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移植、借鉴西方先进立法经验,而且也应该充分尊重民事习惯的渊源地位,注意对本土立法资源的吸纳,借以丰富民法典的内涵。  相似文献   
89.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法学科目,学习诉讼法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诉讼法的知识和理论来分析案例、从而掌握诉讼实践的基本技能。这决定了民事诉讼法的课程本质上应当是一种素质教育,而实践性教学方法就成为推进这种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但近些年来的诉讼法学教学改革过于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忽视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接受,这只会导致民诉学习由于失去理论导引而成为无水之木,正确的思路是回到基础理论与实践素养并重的培养模式,在静态学习诉讼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动态实践教学,着重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0.
共同诉讼制度的设计关系到法律的统一、司法的效益、诉权的保护等价值目标的实现。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于普通共同诉讼,应从明确分类、扩大适用范围、明确追加必要共同诉讼人的时间等方面加以完善;对于必要共同诉讼,应从扩大适用范围、完善使用条件等方面加以完善。此外,法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释明权的有效行使,也有利于提升共同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