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62.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甲烷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但其能还原氧化铜这一性质却被人们所忽视。通过对甲烷还原氧化铜这一研究性学习的探讨,证实了甲烷和碳、氢气、一氧化碳一样在加热条件下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63.
固相反应制备纳米氧化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CuCl2·2H2O、Cu(NO3)2·3H2O与NaOH为反应物,在室温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合成CuO纳米粉体的两个反应体系,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所制得的CuO为单斜晶纳米CuO.另外,还从研磨方式、反应配比、反应体系、分散时间、及表面活性剂用量等方面对影响产物粒径大小及分散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下为所得结论的简要介绍:①反应速度是影响粒径大小的主要因素;②反应配比对产物的均匀程度及分散性有影响;③超声波分散可改变颗粒的分散程度;④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改变颗粒的分散性有明显作用,其用量对粒径大小的影响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64.
碳还原氧化铜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教科书里编排了这一变化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内容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5.
选择题.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 2Al高温3Cu Al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 ).  相似文献   
66.
CuO对H2O2的催化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CuO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机理及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高一教材学生实验“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中制取氧化铜时,实验步骤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将NaOH溶液向CuSO4溶液中加入时,得不到期望的蓝色沉淀Cu(OH)2,而是得到了蓝绿色物质或深蓝色物质;有些学生加热很长时间也得不到黑色的CuO,而是得到了蓝绿色的物质;有些学生加热得到了黑色的氧化铜,但量很少。那么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为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我进行了下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8.
一、合理利用隐含的差量关系 例1 已知氧化铜高温下可发生分解:4CuO△=2Cu2O O2生成的Cu2O也能被H2还原。  相似文献   
69.
一、实验改进的目的"酸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中的教学内容。在本章节的学习中,教师为了探究碱性氧化物(如部分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反应,会补充拓展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而常温下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较慢,不能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做法是让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利用加热加速反应。这样虽然能让学生更快地观察到实验  相似文献   
70.
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而在高温下,碳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其中木炭的还原性是各种化学测试中的热点.现结合典型中考例题加以解析,希望对加深碳的还原性的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