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朋友说,我的相机需要广角镜头。"你把整个画面都取下来,你就会发现历史。"近日在电视上看到彩色胶片巨人柯达公司轰然倒下,禁不住想起去年游览柯达总部罗切斯特的经历。去年5月的一天,我们去美加边界的千岛湖玩,归途中给一位老朋友打电话,她很高兴,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因为这是当地最好的季节。于是我们临时改变行程,由向南改为向西,前往一百多英里外的纽约州罗切斯特城。  相似文献   
22.
心中的太阳     
每到课间,捧起学生送给我的茶杯喝水,心中那股暖流便随着袅袅升起的水汽荡漾开来……有段日子,适逢期末考试临近,复习迎考、撰写评语、年终各项总结等工作接踵而至。作为班主任的我忙得焦头烂额,更糟糕的是:我的养母得了一种因安卡阳性血管炎导致尿毒症的怪  相似文献   
23.
24.
露和霜     
你在清晨时见过树叶上面晶莹剔透的水珠吧,告诉你,这就是露。空气中的水汽遇冷(0℃以上)凝结在物体上形成的水珠就是露。你可别小看了露水,它能滋润土壤,对农作物的生长帮助可大啦。  相似文献   
25.
秋叶何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时,大自然已经换上了一袭秋装,俨然一派"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色。秋天的阳光,温和中略带寒意,周围的景物也越发清舒爽朗,地上薄薄地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这正是我所爱的——自然朴素,艳而不娇。小心翼翼地踩上去,清脆的"咔咔"声,听起来让人心情舒畅,这正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它远胜于我听过的所有音乐.  相似文献   
26.
通过气象条件及地理位置分析,提出了水气系数的概念。为定量研究蒸发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小,计算每月不同风向出现的频数和平均风速,用水气系数影响程度来计算得出建设西湖对周边环境改善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7.
采用1960年—202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以及丹东地区4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丹东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丹东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水汽来源主要由江淮、江南、淮南和渤海、黄海、东海的水汽随低空急流输送到丹东地区;来自南支西风带低槽前部的西南气流和南海中南半岛上空的转向气流孟加拉湾的水汽;来自西太平洋日本海的水汽沿副高边缘的输送。另外,丹东地区强烈的上升运动,为降水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丹东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与海温有关,与中赤道附近大西洋、北太平洋海温具有正相关关系,与东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温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8.
若从温度上来说,在这严冬里唯一能找到春天的地方恐怕只有这儿了——澡堂。前一秒,你还搓着手哈着气,揉搓着冻得通红的脸颊,埋怨着冬天的冷;下一秒你便会感到由衷的舒服,掀开隔着的那层厚厚的帘子,你便由冬天过渡到春天,你的毛孔不再畏惧严冬的寒流,而是安  相似文献   
29.
别样的美景     
《乌鸦太郎》是我看过的一本日语图画书。一个农村孩子,每天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沉默寡言,独来独往。没人注意他,他也就安然躲在教室角落里,一边发呆一边看着窗外的桃花、玻璃上的水汽、窗框的木纹,或者偶尔爬过白色墙面的一只小虫。本来日子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如果不是新来的一位年轻老师。新来的老师常带着孩子在野外上课,种花种草,并与大家私下里闲谈。后来,学校里开大会,学生们纷纷上台表演节目。那个最不起眼的孩子  相似文献   
30.
十里河渡,恰似一片芦苇的海洋。河渡的漫漫长堤和大片的河滩上,长满了芦苇。微风过境,芦苇婆娑的细叶响成一片。而渡口的对岸,碧绿的田畴和洼地绵延成陇。熏熏的西南风沾着水汽,裹着沿岸田野里稻穗的清香一路吹来。那些居住在河渡水岸的孩子,沿途追赶着芦苇丛里飞出的麻雀。从渡口到水岸,他们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着河滩上细软的沙土,拿一根芦苇做成的芦笛,一路欢呼雀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