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343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周岚琼 《大观周刊》2011,(21):45-46
在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的格局下,鲁迅和沈从文以不同方式参与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的完善中去。鲁迅站在现代文明知识体系的立场上来批判传统,要求该“改造国民性”和精神解放;沈从文则一种“反现代文明的现代性”的姿态,希望以自然人性来实现民族精神重造。尽管关注视角不同,但殊途同归地为丰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做出了巨天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从时间上观察,《边城》并非完全居于理想未来的时间段,它没有"凝固"在某一时间点上,而是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段的动态演变,"湘西世界"发展的印迹在其间得到缩影式的展现,沈从文的审美理想,文化思考也融铸于其间。  相似文献   
993.
上世纪三十年代,各种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由于政治文化的影响,现实主义逐渐成为主潮,而一度辉煌的浪漫主义却走向了衰落。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著名作家沈从文却依然徜徉于浪漫主义之中,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上"真正的浪漫主义"。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沈从文选择以浪漫主义独傲文坛,本文将从"作者的创作机制""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东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三个方面探究沈从文与浪漫主义的种种渊源。  相似文献   
994.
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几乎是一个勿需论证的事实。乡土文学的诞生,几乎和新文学的诞生同步,自此以后,它的脉流就不曾中断,在现代文学史上,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形态的文学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报纸文学副刊自20世纪初叶盛起,走过风雨百年.一度被誉为“报纸灵魂”、“作家摇篮”、“读者精神家园”的报纸文学副刊,不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创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在近现代文学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席位,贡献巨大.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经济大潮下社会文化转型、报业新闻改革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堀起,文学副刊逐渐呈现萎缩退化之势.至新世纪初,全国报纸更出现“减副热潮”,一边是娱乐、消闲、家居、汽车、旅游合炖的“周末版”占领了高格调的文学阵地,一边是文学副刊招牌依旧,“园子”不再是原来的“园子”,变为消遣性、低级无聊、喁喁私语的“聊天室”.文学副刊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风光似乎一去不返.面对文学副刊在“减挤砍”下所处的尴尬局面,台湾作家龙应台发出了“副刊没落了”的叹息,一些文化人甚至喊出了“保卫副刊”的口号.唱“挽歌哀调”者认为,文学副刊的衰落是商业时代快节奏下的必然.拥有百年辉煌史的文学副刊,重创之下,真的会一步步走向消亡吗?  相似文献   
996.
余艳 《图书与情报》2011,(5):142-144,146,14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位独特的人物,他从读书、管书、写书、教书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留给人们许多的思索,文章介绍了他不平凡的经历及利用图书馆自学、任职图书馆的历程,指出阅读改变人生,奋斗博出精彩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997.
扇子史话     
扇子,在我国有非常古老的历史。出于招风取凉、驱赶虫蚁、掸拂灰尘、引火加热种种需要,人们发明了扇子。从考古资料方面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如古籍中提到过"舜作五明扇"。但有关图像和实物的发现却较晚。目前所见较早的扇子形象是东周、战国铜器上刻画的两件长柄大扇,以及江陵天星观楚墓出土的木柄羽扇残件。从使用方面看,由奴隶仆从执掌,为主人障风蔽日,  相似文献   
998.
爸爸在湘西工作时,我常常在假期去看望他,所以,我对湘西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爸爸推荐我读读湘西作家彭学明先生的作品《娘》。这本书由五大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贾平凹、阿来、张纬、刘震云)联袂推荐,他们称该书是震撼人心的母爱经典。《娘》以第一人称深情回忆了从作者幼年至母亲过世间的生活点滴。彭学明从父亲抛弃母亲和自己开始写起,真切描述了湘西大山深处一位中国母  相似文献   
999.
邱悦 《文教资料》2014,(36):75-79
沈从文先生素有"文体作家"之名,其在文本创作方面始终表现出强烈的文体意识。这种意识产生的文体由饱受诟病到褒贬合一再而到如今的赞赏性解读,文本内容与文体结构的和谐适应不可否认。而沈从文先生也并非偶然产生这样的文体意识,而是在所处时代背景、自身文化背景、个人心理因素(创作需要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对文体使用与创新的自我要求,这同样对其文本的阐述、思想的表达产生一定影响,使其虽有人物塑造经典较少而结构松散之"失"却并无伤大雅,就《边城》而言,反而成就其语言美、意境美、个性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沈从文在其文学作品中,对湘西世界进行了赞美,而对于都市文明进行了猛烈批判。本文就沈从文特殊的人生经历,探究沈从文对都市文明肆意批判的真正原因,并通过他的小说创作,揭示出沈从文在极力批判都市文明的同时,无意间却向读者展示了城市文明的进步所在,而这些进步,正是湘西世界所缺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