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545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40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5,(6):112-116
《日书》简反映了汉代河西民众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择吉、杂占、巫术和祭祀都是这一信仰的具体表现行为,它凝结着河西民众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功利心态与信仰情怀。  相似文献   
52.
西晋末年(303-317)以后,地处西陲的凉州地区因其暂安的社会环境,成为晋末文化存续之地.而凉州文学发展之主体,并非中原移民,而是本土乡里著姓.凉州本土势力之间互相依赖,其乡里社会的文化传承机制,保证了凉州地区实现文化发展之自足.晋末凉州乡里著姓参与扶持了晋愍帝政权,这一政治活动,给凉州人造成了深刻影响,是其长期坚持西晋遗民立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受此影响,凉州地区的文学颇具遗民特质,保留了西晋时期的一些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53.
戴伟华《〈使至塞上〉与崔希逸破吐蕃事无关》一文,认为崔希逸破吐蕃事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冬十二月,并认为王维出塞及其《使至塞上》诗创作与崔希逸破吐蕃事无关。但其主要依据《河西破蕃贼露布》实作于天宝元年十二月,且其所记非崔希逸破吐蕃事而是另一位河西节度使王倕破吐蕃事;其所据之敦煌文献吐蕃《大事纪年》之吐蕃"及至牛年"纪事亦不可靠,故戴先生新观点不成立。  相似文献   
54.
《初中生》2015,(13):8-11
“门缝里看人.”“对你来说,把人看扁就那么有意思吗?”“等着瞧,十年后,看我的!”“做人要厚道,你真能看清他人的未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也会轮流转的,哪年一不小心就转到别人家了,别猖狂.”是不是常听到这样的话?还真是,有些人喜欢将他人看扁,有些人则曾被别人看扁.  相似文献   
55.
中堡苗族的铜鼓习俗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活态的形式,在中堡苗族社群中铜鼓必须与木鼓搭配使用,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仪式单元。铜鼓与木鼓作为沟通祖先和神灵的神器被主要运用于周期性的农业岁时节日和作为人生礼仪的"葬礼"中。铜鼓在岁时节日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农业生产增殖、丰产的愿望,在葬礼中使用铜鼓则主要是为了隔断死者灵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实现人们阴安阳乐、回归正常生活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6.
《音乐世界》2015,(2):66-67
近日她来到北京成功举办了个人的第一场握手会与网络见面会,接受Easv专访,谈到从AKB毕业后的这一年多,作为歌手走上一个人的舞台,从喘惴不安到享受与粉丝们相聚的喜悦,期待成长的心情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57.
钟舟海  曾平 《现代语文》2015,(1):99-101
相对于汉语中的全民通用歇后语,地方性歇后语(例如客家歇后语)也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在地方性歇后语当中还有一种更为别致的歇后语——它以某地区某个众所周知的人物的经典言论或其传闻逸事为基础,浓缩出一句歇后语,该歇后语仅为有限区域的有限人群所熟悉和使用,该范围或圈子里的人只需要听、说该歇后语的半句,大家便可心领神会,取得特殊的言语交际效果。笔者将这一语言现象暂且命名为"小范围名言轶事型歇后语"。本文对此类型的歇后语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究其语言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交际效果等。  相似文献   
58.
魏睿骜 《家教指南》2023,(1):121-130
张淮深于咸通十二年(871)发动了针对嗢末的战争,并再次成功收复了凉州。“五稔三迁”是指张淮深咸通七年至十二年(866—871),由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升任沙州刺史充归义军兵马留后,继而进称户部尚书的过程。唐王朝于咸通十二年停置凉州节度,新设河西都防御,阴季丰是张淮深再收凉州后的首任河西都防御使。乾符三年前,唐王朝将河西都防御的辖区由六州调整为凉、甘、肃三州。继阴季丰之后任河西都防御使的还有郑尚书、翁郜、郑从嗣和冯继文等人。  相似文献   
59.
刘伟 《武当》2014,(2):I0003-I0003
2013年余秋十月,赵堡太极拳破天津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0.
习云泰  李传国 《武当》2014,(7):47-48
蒋发(俗称“蒋把式”,1574——1654),原籍怀庆温县人,也居小留村,在县之东境,距赵堡镇数里之遥,22岁时学拳于山西太谷县王林桢,学艺七年。回乡后(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传邢喜怀成为以地方命名的赵堡太极拳。蒋发后随李际遇反清,李兵败被沫,蒋发投奔陈王廷为仆,隐身,并传其拳于陈王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