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卷首语     
中等教育的对象都在于激发并发展一种思考能力,同时不企图将它固着在任何一项特定的职业上。因此可以说,如果一套中等教育体系的设计宗旨只是要为一些具体的工作,比方说商业或工业,提供一种专门化的培训,那么这种教育体系的整个理念根本上就是  相似文献   
32.
苑国华 《林区教学》2013,(11):39-41
涂尔干的社会变迁理论认为,社会分工是社会变迁的动力,由此促进了社会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最终导致社会变革。社会变迁引发了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等失范现象。只有重建职业伦理,充分发挥道德整合的作用与功能,才能消除社会病态现象。  相似文献   
33.
涂尔干的《社会学与哲学》一书,对个体与集体表现、道德、价值判断与实在判断作出了深刻了阐释,对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民族团结教育、德育、智育、判断能力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也需要在这几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34.
目前,大学学科组织分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伯顿·克拉克运用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解释了学科组织分化的目的——避免组织冲突。但克拉克并未继续阐述的是:涂尔干劳动分工理论中由于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三种失范现象在学科组织分化中也同样存在。为了规避学科组织分化所导致的失范现象,有必要循着克拉克的脚步继续往下讨论。学科组织分化可能产生三种失范现象:分散性失范、强制性失范以及竞争性失范。为了摆脱学科组织分化的"失范"状态,需要避免"分散"状态、善用"强制"力量、走出"竞争"思维,以使学科组织达成"有机团结"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3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国面临着严峻的道德危机。原有的宗教道德价值体系日益失去了主导地位,而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社会一度出现了道德的真空,社会道德严重失范。在此混乱的情形下,涂尔干主张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世俗道德的思想,揭示了世俗道德的三大要素。其思想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道德与道德建设颇有借鉴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6.
马克·布洛赫在其历史研究中运用了很多涂尔干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范畴,《封建社会》是其方法论的典范。涂尔干的方法是有实证主义倾向的,但布洛赫保持了作为历史学家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只是用涂尔干的方法作为分析历史问题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37.
涂尔干对道德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学的研究引入道德教育领域,是涂尔干的一大贡献。深入研究涂尔干的道德教育三要素理论,科学、准确地把握道德现象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揭示社会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性,加强道德教育的学科研究,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高校道德面临的困境出发,结合涂尔干的社会实证方法,研究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出了道德三要素论,论证了高校德育的合法性。高校要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学的规范,制度的健全等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帮助大学生养成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39.
涂尔干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结合19世纪初法国社会现实和国民性探讨了如何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拯救社会危机。其道德教育理论中关于道德内涵“三要素”的独到理解和如何协调利用学校教育中的各类资源等,对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理念、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创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0.
涂尔干关于大学教师职业意识的思想来源是他社会学中法人团体和集体意识的有关论述.他认为教师的职业意识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要素,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