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15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51.
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使用新燃料或开发新能源的事实是()(A)开发核能发电站(B)开发大西北的"西气东输"工程(C)鼓励使用太阳能电池(D)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2.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352.
侯新杰  王莹 《物理教学》2012,(4):64-65,26
海伊克·卡末林·昂内斯是超导物理学的开创者,文章介绍了他早年生活和求学经历,以及他做出的主要科学成就。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氦气的液化和超导电性的发现。这些成使他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353.
简要回顾了对地球变形物质中磁记录的研究慨况,分析了至今研究很少的液化变形情况下对此进行研究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进行研究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54.
煤炭间接液化及直接液化不应单从技术优劣论,二者各有所长,同时又有一定的五补性。我国煤种齐全、地域辽阔,两种液化技术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5.
粉土微结构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对微观土样的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粉土的SEM(扫描电镜)图像进行计算机定量处理,采用了太原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像中心共同研制的土颗粒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来进行粉土的微观图片的资料分析.得出粉土当其黏粒含量为Pc=9%时,其抗液化能力最低.  相似文献   
356.
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解答物态变化问题要抓住以下要点:一是明确发生物态变化的物质是什么;二是发生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三是变化之后物质是什么状态;四是发生物态变化时伴随着怎样的吸热或放热过程.分析时还要注意有些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357.
物态变化一章中的主要知识点,可用下面口诀作概括.常用液体温度计,热胀冷缩是原理;读数要从零读起,负值读取要注意.物态变化有六种,熔汽升,液双凝;  相似文献   
358.
文章利用C 语言编制了ANSYS到FLAC的接口程序,模拟了砂土粘聚力、内摩擦角、标贯数、桩长细比、动荷载等因素对液化砂土中桩的弦振效应的影响,得出了相关的规律曲线及各因素影响的敏感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弦振效应随砂土粘聚力、内摩擦角、标贯数、动荷载频率、桩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桩长细比、动荷栽振幅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59.
根据流体力学中的绕球定常黏性流动理论,在传统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模拟液化砂土高孔压比状态下流动特性的试验装置,在装有与氯化钠溶液混合的塑料砂的模型箱中埋入可以竖直滑动的有机玻璃半球,半球在其中竖直运动时可以模拟出半球在液化砂土中的运动,可以观察半球运动过程中塑料砂颗粒的运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地做到模拟砂土液化后的力学状态,并且性质稳定,可以较好地获得砂土液化后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360.
刘洪霞 《中学物理》2023,(12):48-50
微实验研发是教师在分析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各知识点有待开发的小实验,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自制、创新、改进实验教具.对微实验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不仅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常规实验进行补充,更能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对物理实验进行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