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990篇
科学研究   142篇
各国文化   159篇
体育   498篇
综合类   199篇
文化理论   59篇
信息传播   184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代的山东文坛 ,诗词文赋 ,戏曲小说 ,诸体纷呈 ,名家辈出 ,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局面 ,流传至今、见于著录的作品极其丰富 ,沉埋已久、有待挖掘整理的也不少。本文拟择其三种较为重要且未见著录的邑人作品介绍给读者 ,以与广大文学研究爱好者共赏析。  一、沉埋数百年的诗集《问天亭放言》  《问天亭放言》一称《天史诗》,是丁耀亢山居期间撰写专著《天史》时创作完成的 ,故名。它一经问世 ,即受到了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礻真的大加赞许 ,谓 :“丁著《天史诗》,多奇句。如《老将》云 :‘低头怜战马 ,落日大江东。’《老马》云 :‘西风双掠…  相似文献   
12.
原称宁远卫城的兴城古城建自明代中期,它高不过三丈,面积不过一平方公里屡经风雨剥蚀和战争重创,早已破旧不堪已呈断壁残桓之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文物部门开始拨款修葺,先后重新筑起了东、北两座城门楼,后又修复坍塌的垛墙和瓮城,这座古城终于以全新的风姿再现于世。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与兴城古城也有着密切关系的十位明清帝王,说说他们与兴城古城的不解之缘……一、筑古城两帝倾情15世纪中叶,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起兵夺取帝位并改元永乐,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为确保京师的安全,他不断向北扩大军事力量。1…  相似文献   
13.
金砖,取材特殊、做工精良、质地光洁,“明如镜、声如磬”,是专用于铺设宫殿、坛庙及陵寝享殿等地面的材料,象征着皇权的至尊。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及内务府等全宗,反映了清代金砖的烧造、运输、铺墁等情况。现予刊布,供研究参考。 ——编选者 刘源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黄景仁的诗具有“哀情”与“豪气”系于一体的艺术风格。他的“哀情”是由慨然用世的“豪气”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舒张转化而致,这种“豪气”即使在“哀情”始终缠绕于心的时候也没有消弭,因而黄景仁诗的“哀情”与“豪气”固然时有偏重、篇有偏重,却往往是相对相生,相融相彰的。黄景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叶诗坛“一扫三大家之庸音”,当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7.
书院制度,由来已久。唐玄宗时已设有丽正、集贤两大书院,其性质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南唐白鹿书院设立,才为课士之所。宋初有白鹿、石鼓、应天、岳麓号称海内“四大书院”.之后至元、明、清之间,官私书院盛行。至光绪末年科举废止,书院才改为学堂。  相似文献   
18.
19.
郭炜 《档案管理》2001,(2):26-26
清朝尽管产生和形成了数量浩瀚的书材料,但由于清朝历代的内外战争,政治变故或为掩饰劣迹,镇压异已,或因政治腐败,管理不善等缘故而被毁灭,或因撰修实录等书后“椒园敬谨焚化”,加之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迭现破坏而流散,因此使保存至今的清化档案,不论其全宗或全宗内的件材均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20.
金宝山 《收藏》2006,(6):134-134
2005年仲春时节,旅美华人徐逢祥专程从美国飞赴上海,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清代风俗民情画《苗蛮图》等家藏珍稀收藏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同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