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22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48篇
体育   92篇
综合类   99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8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1.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时就提出了“以法治国”这一国家社会制度建设的基本架构背景。我国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宣传“以法治国”的过程中,首先自身要深刻理解“以法治国”的意义,懂法守法,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轨道内履行自身的职责。我国的媒体在另一方面,也是利益单元,作为企业化经营的单位,同样要遵守各种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一脉相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内涵处处可见中国传统价值观核心的身影,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被赋予时代内涵的、融合国际视角的、剔除糟粕留存精华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黄道周的书法是"丰骨"与"美韵"的统一,同时也是书家全部文化素养和人格的一种折射。一如其倔强而率直的为人,他在其字里行间充盈的力量感与压迫感反映出乱世颠沛的情态来。本文从黄道周的书法风格、书法渊源、书学思想、书法人生四个方面论述黄道周书品和人品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中西管理思想的差异,教练技术与中国现实如何有效对接?管理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文化背景与传统渊源。国际顶级教导师沃尔夫冈·施密茨博士与著名国学学者、中国致公出版社刘伟见社长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辩论。从中可以看出二者不同的主张和在差异中形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课例概述】在复习英国历史专题时,老师从议会传统、经济因素、思想渊源、政治因素等方面分析英国崛起。具体到英国经济发展时,提出这样的思考题:“结合15—17世纪的史实,说明17世纪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从课堂观察角度看,老师如此设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调动、运用相关史实,  相似文献   
17.
扬学的渊源     
周游 《寻根》2014,(5):27-29
我不赞同扬州学派源于吴学(惠栋)、徽学(戴震)的这一说法。检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扬州学派源远流长,至少可追溯至隋唐时期。早在隋唐之际,扬州曹宪精通诸家文字之书,尤深谙文字学。隋时,曹宪为秘书学士,奉隋炀帝之命参与编撰《桂苑珠丛)),又注《广雅》,还撰((古今字图杂录))一卷,这些都属文字训诂之学。到了唐代,《文选》成为学子必读的文学范本。但要精熟((文选》之理,亦非易事,为之作注,以利学人,就显得迫切而紧要。据《旧唐书·曹宪传》记载:“(曹宪)所撰(《文选音义》甚为当时所重。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渊源,诗歌也不例外。如果不把诗歌作品放到它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去研究,就不可能真正挖掘出它的内在意义。通过对英美诗歌与中国诗歌文化渊源的对比来加深对两种不同文化的认识,从而更好的促进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彝文产生时间的讨论,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推绎,还需要得到更多考古材料的实证;彝文发生的渊源物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彝文的起源与宗教有关,其创制者为彝族的宗教职业者--毕摩.  相似文献   
20.
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瓦尔特·本雅明的文化批判思想是该学派的重要理论建树"否定辩证法"和"启蒙辩证法"的直接思想来源,然而他本人的理论关怀却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否定与批判,而是在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解构之后寻求积极的建构,表现了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社会的高度伦理责任感.但他的批评方法极其独特,是神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奇妙结合,因此他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以弥赛亚主义的救赎为目的.他认为这样一个乌托邦原本是人类的本原,是在现代性中被打破的,所以批评的终极指归是重建本原.由此,他的整个理论关怀用他所喜爱的名言来概括,即"本原就是目标".本文以德法文论的差异走向为背景,以本氏思想与这一背景的关系为参照,勾勒出他的文化批判思想和哲学方法论的地形图,使他的这一思想主线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