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61.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中充满着密集的丝绸物事。丝绸物事与他诗歌当中的女性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丝绸对其刻画女性的外在形象之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描摹人物的居住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大量丝绸物事入诗是温庭筠形成"绮艳"诗风的重要原因。丝绸物事与温庭筠的作品形成的密集交融可以从社会及个人两个方面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162.
【创意说明】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本中的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五首词按诗人所处的年代顺序编列,都是古诗词中的名篇。  相似文献   
163.
花间词新解     
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等.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了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花间词和花间词派在人门的心目中一直印象不好,这是因为人门在看待花间词时,多是以词发展的高峰苏、辛词为标杆来评判的.<花间集>对民间曲子词过渡到文人词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花间词"既有文人"长短句之诗"的文学性,又兼具民间曲子词的娱乐性.我们重新解读花间词,是从文学的动态视野来观察花间词,给予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4.
165.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的诗文精致秾艳、辞藻华丽,其诗词成就在晚唐时期可谓独树一帜,可与李商隐齐名,具有很高的诗文造诣。  相似文献   
166.
温庭筠代作事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庄  赵薇 《文化学刊》2011,(3):136-140
孙光宪《北梦琐言》所载温庭筠代令狐绹作《菩萨蛮》词事,学术界素来采取信从态度。但王辉斌《温庭筠代作说献疑》对此提出若干质疑。本文针对其所持理由予以逐条商榷考辨,认为温庭筠代作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7.
王旭东 《钓鱼》2010,(9):60-61
唐朝诗人中以词著名的当首推温庭筠,后人誉之为“花间词派”鼻祖;次为冯延巳,其长于乐府词:另外还有钟情“竹枝词”的刘禹锡和善写“宫词”的王建。而完全因写词扬名的,当为张志和。  相似文献   
168.
温庭筠是在词中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一位文人。当然,这有其自身个性因素,也兼有社会风气和温氏的声律天赋因素的影响。温词用其独特的修辞手法来塑女性形象,并展示其爱情观及悲剧意识,其词有一种独特的“双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9.
尹楚兵  张旺 《兰台世界》2008,(10):50-51
本文对晚唐才子温庭筠这位另类枪手充满传奇的枪手经历及其充当枪手的独特动机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0.
温词并非有寄托,其思想内容不出"绮怨"的范围.但不出"绮怨"并不等于狭窄.温词的"绮怨"中包含着围绕情爱展开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温词在表现心情意绪方面与李商隐诗异曲同工,而词体在表现心理,尤其是女性情感意绪方面,比五七言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