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王旭东 《钓鱼》2010,(9):60-61
唐朝诗人中以词著名的当首推温庭筠,后人誉之为“花间词派”鼻祖;次为冯延巳,其长于乐府词:另外还有钟情“竹枝词”的刘禹锡和善写“宫词”的王建。而完全因写词扬名的,当为张志和。  相似文献   
182.
明代唐诗选本对温庭筠诗的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性。明前、中期受统治者"和而正"主张及诗崇盛唐文学观念的影响,文人们对温诗普遍持排斥态度,温诗接受在明中期跌入低谷。到了明后期,文学思潮及审美追求趋于多元化,温诗的选录也呈现两极分化:否定者承袭"诗必盛唐"的选诗态度而排斥温诗;肯定者以曹学佺最具胆识,其《石仓历代诗选》选录温诗74首,反映出明后期唐诗选本对温诗的态度有了微妙的转变。通过对明代唐诗选本的研究可发现,直至明后期的文人们在追求个性和独抒性灵思潮影响下不再一味地贬斥晚唐诗,温诗的价值才得以逐渐被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