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946篇
科学研究   225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186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85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救救孩子     
前些天,获得了英国“绿卡”的同学回家探亲,我询问他英国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英国的孩子大多不上小学,有爷爷奶奶或父母带着,主要是玩耍和做游戏,小孩一个个知识面都很广。我不知道我的同学这番话能不能代表整个英国的情况,但至少在英国有一部分小孩是不上学的。这在中国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972.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包括充分发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作用;加强社会实践,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73.
王智 《阿坝师专学报》1994,(1):100-104,32
本文针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陈旧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几个方面,并详尽地阐述了具体的内涵,提出了五种教学方法。以及试讲这一重要环节文章中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74.
975.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崇高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伟大事业是崇高精神的结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民族精神进行归类、小结,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976.
在化学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选修课中,结合化学史等专业知识内容,可以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97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设计好语文课,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大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978.
新课程要求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因此,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严肃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79.
十九世纪中叶,魏源在发生乾坤之变的鸦片战争中觉醒过来,在从事社会改革的同时,创作出了大量的政治诗,魏源的政治诗一方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的展现。一方面对理杨的新世界作了热情的描绘,另一方面对自责自省的精神作了勇敢的倡导,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爱国反帝和启蒙新民这一新的主题。使其因此而具有了强烈的近代意识,推动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80.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而辉煌的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