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东泽民 《历史档案》2006,(2):124-125
义和拳首领赵三多是直隶威县人,然而,在中学历史教材和相关历史著作中表述错误的不少。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实验修订本)中关于赵三多的表述是:“1898年秋,鲁西北义和拳首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义和团  相似文献   
52.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这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次运动迅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到6月3日以后,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大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那么,这个时期长春的学生运动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53.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后,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高涨,极大地鼓舞了朝鲜民族的抗日斗志,朝鲜民族解放运动也进入了新的阶段。1919年3月1日,在朝鲜爆发的全民族性的反日爱国运动标志着这一高潮的到来。然而“三一”运动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最终失败。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其一,运动基本上是以和平方式,从运动的发起者到参加者都对日本政府抱有幻想,希图通过请愿取得他们对独立的支持;其二,朝鲜民族主义者幻想从美国和巴黎和会那里“乞求”朝鲜独立,而不依靠朝鲜人民用武力实现朝鲜独立。“三一”运动失败后,朝鲜爱国志士无法在国内展开反日斗争,便纷纷流亡国外。当时他们感到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和平斗争方式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建立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他们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建立了许多抗日武装团体,朝鲜义烈团(以下简称义烈团)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4.
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使我第一个企业(指1920年创办的鸿生火柴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刘鸿生所说的“爱国运动”指的是  相似文献   
55.
《班主任》2010,(1):F0002-F0002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京城名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13年的京师公立第一女子中学。陈云同志曾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无论是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还是众多进步师生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均体现了师生“站出来让祖国挑选”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56.
1919年3月1日,在朝鲜汉城爆发了朝鲜近代史上具有启蒙意义的争取独立运动;两个月后,在中国北京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伟大启蒙意义的"五四"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57.
“五卅”运动是我党领导的空前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运动中,党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以经济斗争酝酿发动、以政治斗争推向高潮、再以经济斗争收缩的策略,保证了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圆满结局;也了我党高超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58.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 庆祝党的九十华诞 我最想说 祝福,伟大的党 我最想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 疆土,盘古氏开辟 大地,共工用生命整治 天空,女娲修补梳理 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开疆拓土 奠定祖国版图,创造古代文明,不可磨灭业绩  相似文献   
59.
五四运动发生近百年,但对其探究日益成为显学,对其纪念更是有增无减。我们知道,五四运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1919年发生的以学生为先锋,工人为主力,知识分子为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广义是指20世纪上半叶包括新文化运动在内的政治变革、思想解放、学术发展、风俗演变等一系列事件,一般也叫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以,无论是探究或是...  相似文献   
60.
吕春 《湖北档案》2012,(7):46-47
潘文郁是湖北襄阳东津湾人。潘文郁从小就爱读书学习,他幼年读私塾,9岁就能写文章。1922年,潘文郁考入襄阳省立第二师范,1923年转入武汉共进中学。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潘文郁曾作为湖北学联代表参加武汉反帝爱国运动。就在这一年,潘文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