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57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同志们:值此鄂尔多斯市基层文化工作现场会召开之际,我代表自治区文化厅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文化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22.
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应试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怎样才能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内铺开,这是许多专家关心和研究的话题。作为教育构成中的一部分——牧区基层教育,怎样才能积极稳妥地、富有成效地应对教育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呢?我们不但要认真掌握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且要深入了解当地教育发展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那么,目前牧区基层教育工作又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23.
《青海科技》2014,(4):32-33
<正>在地里位置上,青海被新疆,西藏,四川和甘肃所包围,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大省,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青海的农业作物以小麦、青稞、蚕豆、马铃薯、油菜为主。日月山以西为牧业区,属高原牧区,牧区内草原广袤,牧草丰美,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之一。该省还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50多种。以青海湖、鸟岛、坎布拉等为主的高原自然风光景区;以土族、藏族、撒拉族民俗、传统文化为主的民族风情园景区;以西宁、贵德的文化、休闲旅游景区;以塔尔寺等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景区;以黄南热贡艺术为主的藏族绘画艺术景点;以"三江源"生态风光和藏族文化、风情旅游景区;以及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景区为特色的高原旅游资源而闻名。  相似文献   
24.
<正>过去,由于地域辽阔,牧业经济发展落后,青海地区的牧民们一直沿袭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青海省牧区实行了草原家庭承包和牧畜作价归户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牧业经营体制。在此过程中,以"房屋定居、草场围栏、牲畜棚圈、人工种草"为主的"四配套"建设也在牧区各地推广开展,定居放牧成为"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而在实行草原承包改革之前,全省牧区牧民家庭中实现定居放牧的比例不到总户数的10%,尤其是在气候冷、海拔高的玉树、果洛  相似文献   
25.
西藏自治区由于其地域特点的影响,其昼夜温差较大,冬季较为寒冷,因此,对于一些家畜的养殖,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暖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这些牲畜的生命安全以及健康状况。暖棚养畜,是目前在西藏牧区发展较为迅速,应有较为广泛的养畜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塑料暖棚,将原本开放式的养畜模式,变成了封闭式的养畜模式,使所有的牲畜有了一个相对温暖又安全的畜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家畜的生长环境,使其避免恶劣受自然环境的侵害。暖棚养畜技术在西藏牧区的有效的施行,使得我国西藏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能够使其进一步完善,文章从暖棚技术的优点开始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西藏牧区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6.
牧区教育一直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难点。新中国成立50年来,投入巨大,虽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创办,极大地推进了牧区教育的发展,但牧区教育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牧区社会发展的需要。甘肃牧区三县的“逐学校而居”的教改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其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对牧区社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牧民由此形成了新的生活模式和思想观念。甘肃牧区三县的作法也许对全国其他牧区能起到一种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7.
措吉 《青海教育》2010,(5):15-15
许多实例让我体会到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发展农村牧区客货运输,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牧民生产生活运输服务需求为出发点,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指出我区农村牧区客货运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目标规划,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公路客货运输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导向和措施保障建议,也为经营者选择市场投资方向和经营规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牧区教育观念滞后,民族综合素质不高,信息闭塞,课改难度较大。那么如何推动牧区课改的不断发展,现就从政治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及探究式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几点看法。一、对政治教学实施的思考1.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民族地区,尤其是牧区,由于信息闭塞,教育观念滞后,制约着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