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应云南省楚雄州人民政府的邀请,"浙江省重点职校创新联盟"第七次会议于7月30日至8月1日在楚雄州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人员除了"浙江省重点职校创新联盟"成员校校长、省职成教教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一番“新”景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教师们都千力‘百计地在形式上创新,似乎追求“新”已成了一线教师的共识。然而,在追“新”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新课改理念和教学本原的和谐,只是盲目地“跟风”,一味地学“形”,却不知道丢失了教学本原,殊不知,牵手“本真”自然会相约“精彩”。  相似文献   
103.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4.
让物理课堂牵手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才祥 《考试周刊》2011,(44):149-150
新课程物理学科的基本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当物理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物理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但在很多课堂,教师只是教教材,由例题讲解—练习—再讲解,物理教学完全变成了解题教学。  相似文献   
105.
王雪松 《快乐阅读》2011,(16):111-112
在数学教学中,使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把生活经验数学化,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让凝固的数学变为生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江苏教育研究》2012,(8):F0004-F0004
扬中聋哑学校创建于1988年,2001年正式更名为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办学功能由聋教育转向培智教育。学校先后被授予“镇江市平安校园”、“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镇江市绿色学校”、“镇江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7.
王本贤 《中国教师》2012,(14):41-42
<正>家校和谐,教育共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以"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为进一步促进家校间的联系和沟通,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怀,成立了世纪小学家长委员会。学校认真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使家委会建设逐渐实现规范化,科学化。通过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教育,学校真正实现了"沐世纪阳光,育时代栋梁"的教育目的。家校间的互动和合作也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孩子开  相似文献   
108.
刘波 《师道》2012,(9):63-63
不知不觉中,邂逅《师道》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我一如既往地扮演好忠实读者的角色,并成为了不遗余力的推广者。今后,我还希望自己能成为《师道》的“高产”作者。因为我相信,关注一份刊物久了.日久生情,自然就会融合到其中。  相似文献   
109.
牵手之美     
张爱玲曾经说"执子之手"是很悲惨的诗句,因为牵手后便是放手。放手看似潇潇洒洒,其实是无奈。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诗,在张爱玲笔下竟引发出如此哀怨之情。  相似文献   
110.
牵住小手     
“你与学生牵过手吗?你多久没跟自己的孩子牵手了?”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和父母的我们会如何回答呢?恐怕很多人都会跟我从前的回答一样:“最后一次跟孩子牵手还是他六岁那年,哦,不,好像是五岁……跟学生嘛!好像从来没牵过手,老师是教课的,与跟学生牵手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