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袁宏道为领袖的公安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独抒性灵”的主张,这种迥异于传统文学价值观念的文学理论,既与晚明政教衰退、商业繁荣所滋生的放诞侈糜之风而促成的士人精神的世俗沉沦有关,又与袁宏道情欲自适、高雅自适、超越自适的人格特征有关,从而使公安派以极度伸扬本然生命的激情和彻底否定一切格套的勇气在一片喧闹声中掀起了文学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62.
63.
目前社会上对于年轻人的道德品格问题有着普遍的不认同。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同情心、审美缺失、不能顾全大局等等的标签几乎成为80后和90后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64.
袁宏道是明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留下了很多的"纪游"作品,同时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理念——"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的这一"纪游"理念在当时的明代留下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废名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文坛上一位独特的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他的笔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平凡人物,《竹林的故事》是废名早期的代表作,自然、清新的乡土气息烘托出主人公三姑娘的纯净美好形象,通过对文中主人公三姑娘这一形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三姑娘的四个仙女化品质:外貌美、自由美、性灵美、宁静美。  相似文献   
66.
周晓燕 《教育艺术》2007,(11):34-36
有人曾经这样问丘吉尔:"您认为印度和莎士比亚哪一个更重要?"当时,印度是英国在海外的最大的殖民地,这个国家对于大不列颠帝国的意义可想而知.丘吉尔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宁愿丢掉十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是的,任何一个民族或者说任何一个有出息的民族,都不会忘记本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精神导师,都会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以滋补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67.
散文作为一种行文飘逸、独抒性灵的抒情文体,它是写作者情感思维灌注的结晶。由于散文行文的特点.现在写散文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高考更是如此。很多学生,误解了散文的“抒情”性特点,通篇是“假、大、空”的泛化抒情,文章空洞不具体,  相似文献   
68.
周作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具有丰富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冲淡平易、闲适淡雅的闲适小品文.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十分浓厚,尤其是他对于晚明“三袁”的“性灵说”的推崇,成就了他闲适小品文主要的文学风格.通过梳理周作人小品文形成的源流及其创作过程中的主张,以及其小品文最终的命运,来逐层探寻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晚明情结.从现代人的角度重新估价周作人闲适小品文的文学价值,力图给它们一个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69.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作者简介袁中道(1570-1626),字小修,湖北公安县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其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直抒胸臆,率真自然,文笔明畅。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书信)各有特色。著作有《珂雪斋集》等。  相似文献   
70.
"情者文之经."作为独抒性灵的一种文学形式,散文更是以情感为生命.作家在创作散文时,或在宏阔的历史中撷取一个截面,或于绮丽的山水中截取一幅画面,或直视内心体悟心灵千变万化.不管选取什么样的材料,他们所着力表现的正是自己内心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与体验.散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通过字词品析、朗读、倾诉等手段,与作者一起共同经历文章情感的浸润,从而体验社会、人生之纷繁,获得精神的洗礼和智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