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5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刘欣  马玉顺 《学子》2012,(12):94-94
在我国,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两个牌子,除了表明是"某某小学""某某中学"外,还是一所"家长学校"。但由于人们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经费、师资等短缺,多数家长学校异化为每年召开一次或者两次家长会,而家长会也多数是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进行的单项说教,家长学校的应有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开办家长学校,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利用学校的...  相似文献   
112.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上好高中思政课的基础,而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提升其理论素养的重要方法,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对经典著作的研习,夯实理论基础。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在研习经典著作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旨在提升思政课教师研习经典著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3.
114.
高翔  杨远平 《青年教师》2005,(10):39-41
学校在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使教研活动富有实效性,能着力解决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的困惑,如何加强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服务功能,促进对教育问题前瞻性的研究。在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过程中起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任何学校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5.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素养,使受教育者真正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由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理论形态和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的局限,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难以实现其根本的教育目标.本文认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观念,必须实现由唯物辩证思维方式向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由物质世界观向实践世界观的转变、由彰显世界观向彰显方法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6.
有老师告诉我,同学们写作文最大的苦恼是没有多少话说。有同学告诉我,自己写作文最大的苦恼是找不到恰当的材料。这是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几个老大难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可能一辈子看见作文就头痛。  相似文献   
117.
一、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当今社会是知识和信息的社会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包括接受信息、存储信息、分析信息、消费和生产信息的能力 ,它实质上是对教师知识素养的拓宽。从宏观上看 ,世界经合发展组织将知识更新分为四类 ,即 :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如把这些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必将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 ,新型的体育教师要想具有以上四类知识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从微观角度看 ,新的教学观认为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和情感交流的过程 ,也是师生…  相似文献   
118.
从日常实践与运作技术层面上来讲,教师上课应心有课标、胸有方法、手有教材、眼有学生,此是毋庸讳言的。但如从理论素养与专业锤炼的层面来讲,教师上课还应当关注、思考与追求些什么呢?综合教师课堂教学应然的基本要素,笔者以为教师上课还应当做到如下八个"有"。  相似文献   
119.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一味强调道德品质的立场素质教育,却忽视了支撑这一教育实施的基础,即理论素养教育的建设。这样的道德品格教育就变成了单纯的“输血”活动,这样是不利于青年学生政治智慧和道德能力主体化的健康发展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思政课更应该成为提升学生思维的“造血”过程。它不仅要有“入世”的立场教育,还应更突出“经世”的超越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是理论素养教育,它是通过对学生思维智化教育而增强德化效果的过程,它包括问题素养、逻辑素养、方法素养和反思素养四个基本教育维度。  相似文献   
120.
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中青年干部的领导素质,核心是要提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此,必须遵循科学规律,把握基本逻辑,增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项基本功。一是以科学的理论认知为前提,引导高校中青年干部厘清理论本质;二是以深厚的理论情感为动力,激发高校中青年干部的理论学习兴趣;三是以自觉的理论运用为根本,提升高校中青年干部的理论本领;四是以坚定的理论自信为追求,锻造高校中青年干部的理论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