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8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许昊  万迪昉  徐晋 《科研管理》2017,38(8):27-35
利用基于风险投资案例和专利申请与授权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和风险投资在"研发投入—创新产出"转化过程中的创新质量甄别效应。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促进了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产出,并呈现出滞后效应和"倒U型"趋势,其在滞后二期和三期显著性水平和创新效果达到最优;(2)风险投资对经济和科技欠发达的西北与东北地区创新产出促进效果最佳,而对经济和科技较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创新产出促进作用不明显;(3)风险投资甄别了创新产出的质量,其有效抑制研发投入转化为以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为代表的低质量创新产出,而积极促进研发投入转化为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高质量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32.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史料在教学和命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史料甄别、选择和解读的文章经常见诸历史教学类刊物.在教学设计和试题命制中.各种新史料的涌现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考试焦虑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以及自编的《考场情境因素问卷》,对144名六年级农村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进行调查,探讨考场情境因素与学生临考表现、考试结果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44名六年级农村学生的考试焦虑检出率为18.9%;学生对考试后果的担忧、考试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考生对自我的不好感觉、考场中的各种干扰、考场不良习惯都对学生的临考状态和考试结果有着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4.
用家庭属性甄别贫困生可以克服或减少基于家庭收入甄别贫困生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聚类分析的数据显示,贫困生和一般学生、富裕学生相比,在父母职业、父母学历、家庭消费品拥有情况、就读学校类型、家庭公共服务可得性、父母职业预期收益、家庭不利因素以及家庭负担等家庭属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家庭特征属性甄别贫困生不是惟一的标准,只能是可供选择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35.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和把握多元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力,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建立多维一体的培养机制等办法,增强青年学生价值甄别能力。  相似文献   
36.
芦鹏 《现代企业教育》2010,(24):149-150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大学校园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十几年来,贫困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党和政府想了许多办法,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奖、贷、助、补、减”五项合一的综合资助体系,但不少院校受助学生已经超出了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总数。原因是一些不在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纷纷补办材料,大家争着当“贫困生”。因此,做好贫困生的甄别工作是高校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也是贫困生资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不仅决定资助过程,而且还会带来相关影响和效应。  相似文献   
37.
李容 《科研管理》2013,34(11):114-123
在学术水平不可验证的背景下,以科研成果的数量作为主要绩效依据的职称晋升能否有效分离不同学术水平的科学家并促进学术创新是学术评价制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科研成果的不可验证特征对职称晋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以1338名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家为样本并利用信号理论和probit模型对职称晋升中科研成果的数量能否区分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努力不同的科学家进行了证实。理论分析与计量经济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可验证性使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不适合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在我国现行职称晋升制度下,科研成果的数量主要是科学家能否晋升职称的信号而非甄别其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性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8.
学生评价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问题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以往评价过份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具体表现为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综合能力的考察;过于注重量化,过于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是学生评价的唯一主体,同伴、家长等成员对学生的评价未得到重视,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被忽略。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应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9.
高职院校打造"金课"要从分析"水课"的特征入手,课程教学体系化、课程具有时代性、课程凸显职业性、课程达到高质性、课程具备全维性、课堂教学有效性等是"金课"建设必须坚持的标准,并通过明确评价主体权力界定、评价客体准确划分、评价目的的"全面性"、建立科学评价标准、综合运用评价方法等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金课"打造路径,打造出我们期待的"金课"。  相似文献   
40.
孔文韬 《教育导刊》2004,(19):41-43
评价问题是教育的敏感话题,一线教师尤其关心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换言之,学生、教师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根本点。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素养,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也需要获得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