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2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教育   25631篇
科学研究   6807篇
各国文化   119篇
体育   837篇
综合类   614篇
文化理论   941篇
信息传播   5591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1056篇
  2014年   3147篇
  2013年   3097篇
  2012年   3441篇
  2011年   3948篇
  2010年   3056篇
  2009年   2971篇
  2008年   3747篇
  2007年   2759篇
  2006年   1884篇
  2005年   2537篇
  2004年   1389篇
  2003年   884篇
  2002年   832篇
  2001年   818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 不久前某些作者断定,科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间接关系,因为它是智力劳动成果,是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从何产生这种观点?众所周知,科学属社会意识形态,而生产力是社会存在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这两个范畴往往被视为绝对对立的事物。而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直接生产力的论点,出发于辩证地理解物质与理念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2.
53.
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笔者经过实际教学的探索,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4.
对已经得到最优解的生产计划安排问题的线性规划的价值系数作出调整,建立费用极小化的数学模型,给出原线性规划最优基不变的条件下总收益至少再增加一个预定值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55.
今年7月,在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举办的评选10名最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和100名优秀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的评选活动中,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欧阳宏生教授荣获“十佳”称号。从1984年开始,欧阳宏生(下称欧阳)致力于新闻理论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个人著述200多万字,取得了大量的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研究成果。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著名的学者。记者:首先,祝贺欧阳教授获得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这是对你长期在广播电视理论领域内进行的大量富于探索性和建设性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56.
57.
高工专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主要去生产第一线 ,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微机测控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艺、技术以及管理工作。工作岗位群要求该专业学生不仅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 ,更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工作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 ,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专业工作技能训练条件和环境。如果能到工业企业的应用现场进行学习和训练固然很好 ,但目前还很难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这种机会。因此 ,我们提出在校内建设一个包含多个实际应用系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工程实训中心”,让学生能在实训…  相似文献   
58.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解题教学不仅是应试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生物理论和技能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际提出并实践了说题活动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重新认识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性质,发挥自身优势,适应市场经济的机制,为科研、生产服务,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掌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是科技期刊在新时期充分发挥其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60.
如何让学生远离嫉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告诉学生,人是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差距和竞争,自然会产生嫉妒心理,这是很正常的。相反,—个毫无嫉妒心的人有时是缺乏活力的,会导致不思进取。如果将嫉妒心科学转化,可能会对人生产生极大的前进动力,会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应教育学生把他人的成功作为自己的前进目标,教给学生勇敢地面对现实,研究他人的优势和劣势,总结自己的不足和长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