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29743篇
科学研究   1920篇
各国文化   196篇
体育   929篇
综合类   698篇
文化理论   182篇
信息传播   1872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986篇
  2014年   2890篇
  2013年   2737篇
  2012年   3518篇
  2011年   3988篇
  2010年   3202篇
  2009年   3103篇
  2008年   3834篇
  2007年   2394篇
  2006年   1605篇
  2005年   1366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刘影 《新闻记者》2006,(2):35-35
“希望新闻学”提倡尊重生命、关爱他人.这本是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人文立场,即新闻报道的底线应构筑在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然而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具有双重立场:人文立场要求记者具备人文关怀,职业立场需要记者准确快速、全面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在激烈拼抢新闻时,这两个立场常常难以取舍和两全,如何平衡媒体责任和社会良知,这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邹虎 《青年记者》2006,(4):74-74
查良镛,笔名金庸,行内人常说:查良镛的第一生命是报业,第二生命是电影,而武侠小说或许是他生命中的一种偶遇吧。观其一生,金庸在报业经营、政论写作、新闻理论等多方面,在香港报界留下了重彩浓笔。我以我手写我心“事实不可以歪曲,评论大可自由”,如果说《明报》在创办初期是以  相似文献   
103.
《大观周刊》2006,(30):M0002-M0002,3
7月是各种选秀大赛“火拼”的月份,在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超级女》、《梦想中国》等各种电视选秀节目的围攻下,云南选手在周密的准备之后,以原生态的歌声,为火热纷飞的三项赛事带去了一抹清凉,余秋雨点评云南选手时说,“你让我体味到了那种来自普通人民的真实欢笑。”云南选手的频频出现,给喜歌爱舞的云南人带来了自豪感,在今年热闹无比的舞台欣起了一起云南民族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4.
上世纪80代初期,一个冬日的清晨,刚刚5点多钟,支部书记姚尚宏突然敲门,告诉我刚才研究室某领导要求把我的入党申请讨论名单从今天的支部会上撤下来,说小鄂人了党,除了XX,谁也管不了他,应当再考验一年。尚宏同志断然拒绝了他,说此事已通知小鄂,而且是组织决定,临时改变不妥。但他仍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上了会,这些人还是会否决你的申请。尚宏是一个极具同情心的热血汉子,看到我有些沮丧的样子,他灵机一动建议说,周书记的组织关系在咱们支部,你为什么不请周书记参加今天的支部会呢?  相似文献   
105.
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 30年前,一场举世震撼的大地震,将唐山这座中国华北地区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夷为一片废墟,24万条鲜活的生命沦为亡魂。30年后,除去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们,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唐山大地震”已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然而,有关这场灭难的历史,并不仅仅记录于那一部部巨制宏篇的字里行间,更多的活着的历史,其实就珍藏在生活中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们的记忆深处。值此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刊载一位亲历者的回忆文章,为的是警醒人们永远不要忘却那段不可泯灭的历史;为的是用一种神圣的责任和特殊的关爱,来抚慰这场灾难中的千千万万的亡魂和饱受创痛的心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6.
任火 《中国编辑》2006,(4):33-35
这是一个从蒙眬走向清晰、从离散走向凝聚的命题,这是一个从一维走向多维、从起点走向终点的命题。在这里,我们将做一次由学术本体向生命本体的转换,做一次由个体生存状态向群体生存状态的价值追寻。在这里,我们将以生活的眼光审视编辑活动,观察编辑群落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透视编辑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这将使我们的命题具有新的高度和终极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谭静 《四川档案》2006,(4):35-35
1997年阆中市为修建罗家滩电站,需要征用苍溪县王渡乡农民的耕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命,农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土地生活。为此政府对农民每户家庭实行每年一次的补偿。随着时间的流逝,征用方因更换了领导人后而不再履行补偿协议,于是征地单位与农民双方的矛盾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08.
关爱生命:灾难报道的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庭 《视听界》2006,(3):94-94
灾难报道就是灾难事件报道。灾难事件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它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虽然许多媒体在张扬“人文关怀”,但在报道中,有时“人文关怀”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人文关怀的缺失尤为突出地表现在灾难报道中。火灾、车祸等灾难事故往往造成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现场,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因而,在报道的用词上,…  相似文献   
109.
媒体的活动策划一般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拓展新市场,提高知名度,提高发行量;二是直接吸引广告客户的目光,拉动广告的投放。通过对多次活动的总结,我们的体会是:报纸,越“活动”越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0.
曾涛 《中国档案》2006,(9):19-20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a)口头传说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