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7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从能源角度对西部大开发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出发点· 保护、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 改善西部人民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提高收入· 开发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绝不是简单资源输出,而是以资源为基础,使之增值,在此过程中发展经济、培养人才,提高当地人民的教育水平,培养新的有知识的一代二、 对新疆-上海输气管线和当地天然气资源的利用问题1. 对此管线的经济可行性应在更广的范围内吸收更多的专家进行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到达上海和相应地区的天然气价格问题。据了解,从陕西经700km管线(井口价是0.5~0.6元/m3)到达北京经过管网分配,给用户的…  相似文献   
63.
文章在阐述几种生物质能发电模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主要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现状,以物质循环为指导,对生物质能发电工艺和科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生物质能发电是目前一个很受关注的项目,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很多国家也为此制定了许多相应的计划,它们都将生物质能发电这项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65.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伟  杨婕  马占云 《资源科学》2010,32(10):1926-1931
生物质能在缓解能源紧张,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作物秸秆作为其丰富重要的原料之一,它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本研究利用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基本气候BS情景下(1961年-1990年)和SRES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B2情景的(2011年-210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秸秆生产量,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其秸秆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作物秸秆生产总量表现为先降低(2020s)后增加(2050s、2080s)的趋势,其中水稻的秸秆单产和总量将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单产、总量则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小麦增加幅度更大;②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大作物秸秆生产总量的年际波动,影响秸秆利用量的稳定性;③华北地区是未来三大作物秸秆总量增加的主要区域,有利于秸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东北的东部地区秸秆总量表现为大幅度的降低。本文成果属初步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今后需要继续深入探讨,逐步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6.
刘红平 《职业圈》2011,(33):139-139
新能源及新能源产业的界定 新能源的是相对传统能源(也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长期广泛使用、技术上较成熟的能源)来说的,指以新技术为基础,已经开发但尚未大规模使用.或正在研究实验尚需进一步开发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2009年6月1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发布会上,对新能源进行了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67.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首先离不开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2009年4月初,该机构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报告,向各国领导人发出呼吁:实施绿色新政,在两年内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约7500亿美元投入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这些可再生能源。报告强调说,有效推行绿色新政,不但是走出当前经济困境的最佳出路,而且能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8.
根据国能赣县生物发电项目的建设,针对该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重点进行阐述,总结出发电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几点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前,生物质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世界重大热点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课程是符合培养高层次综合性人才需求的。但是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老旧、课堂形式单一枯燥等问题。作者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的特色,结合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学生反馈效果良好,改革初步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0.
论文以能源问题为起点,提出了对生物质能定义的理解,梳理了生物质能的优缺点,论证了我国对生物质能的法律政策规范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