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2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王维诗中的"典雅"之美,包括"场面庄严""情致高尚""用典自如"三个方面。"场面庄严"多体现于应制诗中,它跟诗人"雅正"的创作观念分不开;"情致高尚"体现在作者超越功利的处世态度和表达上的节制;"用典自如"是写作技巧上的特点,在王维的七言歌行及各体裁诗歌中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22.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3.
《全国新书目》2018,(7):4-9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习近平用典(第一辑)》的延续。《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出版以来,译成英、法、俄、日、葡等语等14种版本,累计发行近200万册,引发巨大社会反响。《习近平用典(第二辑)》是对习近平新近引用的148则典故的深刻解读,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读本。本书收入习近平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对其现实意义和背景义理进行解读、阐释,以帮助广大读者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刊特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4.
南朝文人好使事用典,掀起了文学史上"用事为博"的第一个高潮。本文从南朝诗作用典、南朝骈文用典和藏书抄书与南朝文人用典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5.
阮籍与庚信两位诗人的现存诗歌中均有以五言古体为创作形式的咏怀诗,二人的咏怀诗都体现了在高压政治统治下郁郁寡欢的苦闷矛盾心理,反映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感想。但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不尽相同和受时代风的影响也不同,二人的咏怀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6.
柳宗元诗文善于用典,用典有利于论证和阐发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和主张,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朋友之间的友情,表现自己的人生态度.柳宗元用典原因是多方面,这对其诗文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7.
北宋初期,词体创作除遵循晚唐五代花间一脉外,还逐渐呈现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张先则是其实践者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他在词体创作手法上对诗体的借鉴,突出表现为典故运用的日益频繁和化诗入词手法的大面积使用,这使得张先的词无论是从内容上、语言上还是意境上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诗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介绍爱国诗人邱逢甲和黄遵宪两人的交往情谊,陈述他们创作唱和诗进行的经过,而从中着重评述和肯定这些唱和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回答一些研究者对它提出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29.
130.
自居易讽谕诗中的用典形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白居易讽谕诗中的用典形式,提出了自居易的讽谕诗具有形式灵活多样、史事(事典)和古语(语典)数量多、来源广、多用熟典及不着痕迹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