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癸卯元历》闰年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癸卯元历》自清乾隆七年(1742年)开始在我国行用,直至民国期间的“改历”,几近200年,癸卯元历以33年为周期来设置闰年,即第1-28年每4年高1闰,第29-33年的第5年再设1闰,33年共设8闰,折合1回归年为365.24242424日,比现行的格里高利历还精确,《癸卯元历》的这一特点使之成为世界上又一颇具特色的历法。  相似文献   
22.
实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前身,是我国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实业教育制度由此确立。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清末民初正值中国朝代鼎革与社会转型之际,身处其间而行将消亡的士人群体一方面不得不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学习和传播旧学新知的使命,一方面还要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社会中觅得谋生之所,他们的身心承受着历代士人不曾有过的多重裂变。如果要深入了解此一时期士人经受着怎样的社会认知、行为应对与心理调适,就有必要以个案的形式对这一过程进行细致完整的考察。以《癸卯汴试日记》作者澹庵为研究个案,通过引入乡会试同年齿录可以考证出原本履历不详的澹庵为籍贯江苏吴县的癸卯科进士孔昭晋。孔昭晋从应考入京出仕,到还乡参与地方自治,再到隐居整理地方文献,这一从"国政治"到"乡政治"再到"乡文化"的退避嬗变,勾勒出近代士人在朝代鼎革与社会转型之际一种伴随着焦灼与泪痕的生命轨迹。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初期晚清社会内外交困,有识之士希望通过教育改革培养新式人才,制定新学制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癸卯学制应运而生。癸卯学制是一部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学制。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25.
事出偶然。一直苦苦寻觅关东"龙洋"的我,却在辽西的一家古玩店里遇见了"江南"。当店主将全套九枚"江南"龙洋向我展示时,我竟不屑一顾,自恃藏币之路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岂可见异  相似文献   
26.
辛亥革命前后(1901-1922)中国教育在社会历史变革的大背景下,开始向现代化阶段过渡,学校教育制度日渐合理完善.这一时期的学制在国民教育普及、修业年限、学制系统、女子受教育权利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本文将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四个主要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的演进过程为主,对中国近现代学制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7.
110周年前的1月13日,近代新学制——“癸卯学制”颁布施行,我国古代没有严格分科意义的教育开始转向分科教育。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初酝酿、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癸卯学制”,是清政府在新政时期王朝自救的重要举措。它的颁布实施,使晚清最后八年传统教育的变革跨出了一大步,新式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绩。“癸卯学制”颁行两个甲子以来,它一直处在被批评指责的境地。经过120年的历史积淀和多次全国性的学制更替,重新审视中国近代第一部在全国施行的近代学制,我们可从中了解其在酝酿、制定过程中体现的一些规律和探索,如学制的制定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反映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要求,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而不能闭门造车,要与一个国家学术发展、知识系统构建等更宏观的问题综合考察、相互促进。对这样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具有更长久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9.
杨小帆 《精武》2011,(A1):3-4
清末,中国在教育发展模式上选择了弃"欧"仿"日",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便是在教育上学习日本的最初尝试。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教育改革成为了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学习日本亦随之开始,尤其是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把体育纳入教学内容,设置"体操课",这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的正式开始,也是我国近代首次引进外国普通学校体育。本文就"癸卯学制"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旨在溯本追源,以古鉴今。  相似文献   
30.
语学科的单独设立,始于1904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的颁布,至今已有百年之久。纵观百年历程,语学科前进的步履并不完美,“瘸子现象”呈现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