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812篇
科学研究   55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细菌把我们变成了人?玩笑开大了吧?这不是开玩笑。过去我们一提到细菌,往往就把它们跟坏蛋、害虫联系到一起。这也难怪,很多疾病都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但经过生物学家这1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人们现在终于知道,大多数微生物其实是人类的朋友,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不仅如此,微生  相似文献   
992.
杨先碧 《科学启蒙》2012,(Z2):113-116
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或许都幻想过用萤火虫来照明。成语"囊萤映雪"说的就是古人车胤用萤火虫照明、刻苦读书的故事。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增多,萤火虫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最近,荷兰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细菌,把数百万个细菌装在玻璃容器中,就  相似文献   
993.
嗜热细菌噬菌体是一类寄生在嗜热细菌中的病毒,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嗜热噬菌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就国内外对嗜热细菌噬菌体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教改项目“有机废水发酵产氢实验装置的研发与应用”的实施,在环境专业本科生范围内开展产氢细菌分离纯化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以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或者校园河水及底泥为实验样品,对模拟有机废水进行厌氧发酵产氢,利用亨盖特(Hungate)厌氧滚管法对产氢发酵液中的产氢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产氢实验对产氢细菌进行验证.通过实验中的学习和锻炼,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环境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995.
2009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来自美国、以色列的3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三位科学家采用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这不仅画出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  相似文献   
996.
唐黎 《小读者》2012,(7):48-48
生活中哪些地方最脏、对健康最不利?美国《预防》杂志近日撰文为读者总结如下:1.放牙刷的最差地点:卫生间洗手池边。洗手池一般都在抽水马桶旁边。专家指出,抽水马桶上每平方厘米有49.6万个细菌,冲马桶时,这些细菌可以被冲到30厘米远处,从而污染你的牙刷。  相似文献   
997.
食用菌母种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细菌污染,如何防止或减少细菌污染,需要探明污染来源及污染原因。本文针对可能引起母种细菌污染的原因进行设计试验,从母种种源、冷凝水、棉塞、灭菌、接种环境及无菌操作技术等环节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彻底灭菌后产生的冷凝水不带细菌,棉塞的内部和中部也无细菌存在,但在试管口外或靠近试管口部分棉塞的表面有细菌存在。故接种时要在拔掉棉塞后将试管口进行灼烧,以杀死细菌从而减少污染。经过本实验更容易查找食用菌在生产和发酵中染菌的原因,以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98.
恐怖猎手     
Discovery 《小学时代》2012,(10):36-37
科摩多龙(下图)是地球上最大的蜥蜴,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某些岛屿上。它们能长到3米长,是凶猛的猎手。它们的恐怖唾液中充满有害细菌,受害者即使没有被它们一口咬死,也会死于其后的漫长剧痛。  相似文献   
999.
正口腔里的细菌引起的不一定就是口腔疾病,在病人身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通过口腔破损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的疾病,如心内膜炎和髋关节炎(对于关节置换病人而言)。  相似文献   
1000.
致命的水     
正你知道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是如何变成致命毒药的吗?1.多人同饮一瓶水。人的口腔中约有千余种细菌,多人同饮一瓶水会使得瓶中剩下的水被多种细菌污染,如果你是最后一个喝这瓶水的人那可就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