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新中国初期,为彻底扭转严峻的经济困难形势,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通过思想教育、群众运动、学习先进和加强自身建设,使增产节约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性好转。探讨这一时期增产节约之风的形成途径,对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崇俭抑奢"社会风尚的形成,并非简单的"上行"与"下效"的因果关系,而是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注意上"到"注意下"、从号召到风尚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是包括皇室、士人、官员以及普通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桂良 《集邮博览》2011,(10):60-61
首届教师节纪念封 当年,我在河北省沧州地区行政公署教育局工作。当时,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经过落实政策和拨乱反正,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不断高涨,教育战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5年1月21日作出了关于9月10日为教师节的决定。1985年5月15~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在会上讲话强调,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江苏社会风尚变迁与大运河之历史休戚相关,约可分为四个特征各自不同的阶段.江苏社会风尚之变迁与江南文化之形成密切相关,江南文化则多与"运河时代"之"民富士文"相符.历朝历代对大运河的经营促使运河两岸一系列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品格独特的沿运城市使江苏社会风尚呈"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弘扬戒奢克俭优良传统、倡导节约光荣社会风尚、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强化浪费可耻导向……5月27日,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正式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这是新时期面向13亿人民的节约动员令,是贯彻中央精神的切实举措,彰显了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要坚  相似文献   
16.
赵晓玲 《兰台世界》2014,(1):159-160
服装和舞蹈与绘画等艺术元素相互融合,能体现出经济与社会文化发生的转变,研究服装对了解历史朝代的特征和风尚可以起到一定的史料旁证的作用.本文结合文学文献资料,对唐代女子服饰和唐代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习惯,《应用汉语词典》的解释为:长期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或社会风尚。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行为中,许多方面形成了习惯意识、习惯性思维。而这些习惯意识、习惯性思维在语文教学行为中呈现出思维的僵化和教条,是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相悖的,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警惕。  相似文献   
18.
孙杰 《学周刊C版》2010,(9):26-27
习惯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西京洛阳是京师开封之外的又一文教重镇,吸引了大批闲退官僚士绅、四方名士硕儒,逐步形成了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坚持儒家礼法教条的社会风尚。敦名重教、贵齿尚贤、乐易闲适是其社会风尚的几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殷芸《小说》是南朝梁代重要的轶事小说集,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小说”命名的小说集.它的产生绝非偶然,而是与殷芸的交游以及当时博物好奇的社会风尚、文学的自觉而引起的文笔之分、文体的辨析以及统治者的好尚等时代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