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3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媒体纵览     
“民意互联网”——这个渐显渐明的社会新形态,是突如其来还是如期而至?从2004年浙江天台县“互联网民意”的大胆试验,到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纷纷以网上解读民意为时髦的标榜,直至总理上网感动中国,“网络民意”的热情和创新已蔚为可观。从政府舆情通道到社区、乡村的信息亭,“互联网上看民意”正成为21世纪中国一道新的风景线。若干年后,当技术和受众都已经不成为首要问题之时,更深刻地影响互联网中国未来应用的正是网民的需求。“央行的‘3.16政策’被误读了!”这几乎是经济学家的一致口径。经济学家举出了一连串的证据。证据一,是2004年下半…  相似文献   
22.
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中揭示当一些科学家由于藐视辩证法、藐视一切理性思维,在最肤浅的经验主义指引下,就会从自然科学陷入神秘主义的神灵世界.恩格斯的批判方式的特征是"基于实践检验的理性思维和批判".这和那些不参与实践,从原则出发的批判者是毫无共同之处的.文章着重强调进行这种批判在当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3.
《同学少年》2011,(1):16-19
历史的碎片,似惊涛骇浪,拍打我心灵深处,用心去体会它们,留给我的是——几分感动在心头!  相似文献   
24.
刘彦达 《小读者》2011,(4):25-25
我以前一直很冷漠,对任何人都爱理不理。可自从和你做了朋友,我变了,你很高很瘦,爱打篮球.心肠特热,学习上游。我就是因为你篮球打得好才加入你们的。  相似文献   
25.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已于2011年2月14日揭晓,获得2010年度“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视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钱伟长,信义兄弟孙水林和孙东林,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家中几乎一贫如洗却资助一百八十多名特困生的好人郭明义。  相似文献   
26.
作家的视角决定作品的精神面貌。旅日女作家燕子用诗心诗语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浸染着阳光的明媚的爱意;用多维的视角具体为神灵的视点、女性的视点和跨文化的视点传递着一个把生命投入写作的女性作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给我们展示了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愿望。  相似文献   
27.
《长恨歌》自问世以来,众说纷纭,奠衷一是,没有一种观点得到认可。本文以“情”说起,浅析了一个作家创作一部作品,这和他的生活时代、个人经历、以及创作动机是有密切关系的。白居易的《长恨歌》致所以广为传诵,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所诡的“感人心者,其先乎情”,自己感动了,形诸诗篇,才有感动别人的可能,可以说作者借《长恨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了一次倾吐,在感伤哀怨的意绪中完成了对李、杨二人忠贞不渝爱情的歌颂,对其悲剧的结局给予了无限的同情。  相似文献   
28.
在短暂的人生道路上,我已留下了一长串的足迹。见惯了阿谀逢承,听惯了相互倾轧,真情渐行渐远,心灵日益粗糙,似乎生出了层层的皱纹,感动,也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仿佛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然而,在自考的过程中,一些微末小事却令我  相似文献   
29.
说"感动人"     
如果要问最好的文章是怎样的?那么,我十分明确地回答:是能够感动人的文章。文章写到能感动人,也就到顶了,没有更好的了。当然,如果细加区分,感动人本身也有等次:比较动人的,非常动人的,震撼心灵的,等等。但总的说来,都叫感动人。  相似文献   
30.
张翌晨 《新读写》2011,(3):58-58
如今逛逛书店。竟发现很多书架上摆放着“心灵鸡汤”类的图书。一些家长买给自己的孩子看,但于他们写作却没有丝毫帮助。我想这类书看多了,也会有副作用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