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3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宝台春日     
宝台山至今仍是尚未被世俗彻底侵入和剿灭的神灵护卫的生灵居所。众神不死,那15万亩林海,便是众生的一艘诺亚方舟。山中有古刹,树上开莲花,漫山遍野的各色杜鹃从2月能一气开到6月,花期之长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42.
徐伟兰  严永青 《职业圈》2007,(12X):190-191
“感动”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心生“感动”、并在“感动”中得到教育。“感动”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班主任应该改变单纯的道德说教方式,改变工作态度,独具慧眼、感情细腻,在师生情感交流的真实情境里“感动”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43.
典型人物的宣传在我国虽然由来已久,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甚至还引起了大众的逆反心理。我国的新闻事业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在进步发展。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的成功又重新焕发光彩,从平凡人中挖掘典型,真实全面的塑造典型形象已成为典型人物报道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4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国青海省有个沙漠地区极度缺水,每人每天按规定只能用水3公斤。有一天,一头老牛突然挣脱缰绳,闯到了运枢车必经的公路上。当它看到运水的汽车从远处开来的时候,立即迅速冲上前去,用身子挡住了汽车的去路,任凭驾驶员怎样呵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  相似文献   
45.
汉代画像石刻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神灵的崇拜,来源于对圣贤的尊崇,来源于生产、生活。剖析汉代画像石刻创作灵感的来源,有助于了解汉代先民们的精神意识的延展和生产、生活的变化,有助于鉴赏汉代画像石刻艺术的纯朴美。  相似文献   
46.
永远的感动     
题引:令人崇敬与倍感温暖的老师,一如既往地少。当我努力回忆自己的学生生活,当我努力回想自己有限的阅读经历,当我努力追寻脑海中留下的美好形象时,我所搜索到的只有依稀几个(幸好还有这么依稀几个)。只有这少数的几个人散发着微弱的光,而这微弱的光却要透过层层迷雾照亮人们孤寂空旷的心际,多么遥远与渺茫。然而,我是多么愿意穿过苍茫的夜色和浩瀚的时空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哪怕是看上她们一眼,哪怕是站在他们身旁一分钟,也足以感动并温暖自己一辈子。海伦常有,而莎利文不常有出生才十九个月,一场灾难使海伦·凯勒失聪失明,从此生活在双重黑…  相似文献   
47.
任何教育如果没有爱,只能是失败的教育,把爱贯穿于教育,才能把爱传播给学生,才能使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48.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动态学习方式,应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将"感动教育"的人文特性融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从有效开发文本资源、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加强学科教学渗透、拓展社会空间、完善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9.
《考试周刊》2015,(57):48-49
内容空洞、缺乏真情是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呈现的问题,写作教学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有血有肉之作。学生要用心记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人事,也要有双慧眼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情积于心。在写作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曾经的感动,再现感动画面,用心抒真情,用心写"我"。  相似文献   
50.
2012年度和2013年度,《张家口晚报》时政民生部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拾荒老人为云南地震灾区捐出一天收入》、《最美红衣女子感动一座城市》被评为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2014年度的系列报道《“无腿硬汉”追逐梦想感动中国》被初评为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它们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号准了时代的脉搏,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传递了社会亟需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