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现阶段,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的现象有教师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生对学习历史无较多的兴趣等.这与当前新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已成为众多历史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穿插教学,通过穿插时政、历史题材、语文、地理等学科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中历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2.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穿插适量的视频资源辅助教学,这样就能把原本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化。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述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穿插视频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的策略、方法与功效。  相似文献   
93.
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在其中适当拓宽视野,围绕中心延伸知识,那可能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便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教学。  相似文献   
94.
结合三轮教学实践,对《实验化学》的穿插式教学与集中式教学两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选取集中式教学方式的主张。  相似文献   
95.
诗意感性是古典诗歌的鲜活气脉,诗歌教学要避免碎片化分析,注重整体感知,努力创设诗境,回归诗歌教学本真.适时适度地运用穿插引进的教学手法,可以巧妙整合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引领学生思其意、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受古典诗词葱茏的诗意.其主要的设计思路为:纵式联系、巧妙勾连,横向切入、精心链接,多维引进、优化环境,从而创设情境,丰富体验,在有趣、有味、有情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审美感受,领会古典诗歌的诗情诗韵.  相似文献   
96.
张妙芬 《考试周刊》2014,(29):41-4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穿插,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又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深,记得更牢,更能激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思考和对更新知识的追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着重探讨穿插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7.
学生总觉得写好记叙文很难,无方法可循。其实恰当的景物描写,会使记人记事类作文告别平庸,更为形象而灵动,严谨又富于变化。从实践中总结了记人记事类记叙文穿插景物描写的几种模式及技巧。  相似文献   
98.
连环穿插式叙事结构是《一千零一夜》最具特色的叙事结构,在这个“故事套故事”的框架aY..T,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隐合作者。本文拟用叙事学理论,以《一千零一夜》中《脚夫与姑娘的故事》为例,通过分析故事中的隐含作者及其相关叙述文本,进一步探究隐含作者与连环穿插式叙事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隐合作者对该故事集的叙事结构在无限性延伸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
舒早霞 《快乐阅读》2013,(15):118-119
针对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的现象,分析如何借助课本这个巨大的素材库,通过积累、模仿、化用课文精彩词句篇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积累课文资源,模仿课文写法,化用课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使课本成为学生写作时取之不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0.
赵世连 《考试周刊》2013,(70):122-122
<正>在政治课教学中,围绕教材中心内容,适当深挖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穿插教学是否搞得巧妙灵活,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一、定量渗透,适当扩展穿插的内容一定要与本节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围绕教学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或渗透历史知识,或穿插现实生活内容,或补充科普知识,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