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海昏侯墓出土了简牍、孔子衣镜等语言文字材料,它们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学术价值极大。《海昏简牍初论》一书刊发了部分材料和研究成果。 在文字学方面,这批材料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掌握汉代的用语习惯和用字习惯,联系、推阐许多已有研究成果,发现、探究新的学术问题。 文章对这批文字材料中的部分假借字、讹误字、异体字进行探讨,认为:1.许多假借字可与《说文解字》相互印证,这彰显了《说文解字》的重要性与可靠性;2.一些讹误字能同学者总结的“某与某讹误例”的校勘成果构成互证关系;3.部分异体字虽然不见于《说文解字》,但对于研究汉字形体结构改造过程有参考价值。 文章还探讨了其他的相关问题,诸如■的同源等。  相似文献   
93.
简牍书法的发掘拓宽了人们对书法的视野,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书写的笔法、字结构、章法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它所体现的自然天成、稚拙的"趣味性"书写方式,成为后人学习、取法的因素之一。基于小学书法教学的趣味性探究,以隶书为教学内容,融入趣味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书法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小学生在隶书书写过程中出现程式化、规范化现象。  相似文献   
94.
20世纪中国简牍文献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古代史的研究内容.尤其是长江流域出土了大量的简牍,这些简牍的内容也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的层层面面.其中也有一部分与气象相关的简牍档案。  相似文献   
95.
何谓简牍档案?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简”是经过修治的细竹条,细木条称作“札”;较宽的木板,也包括竹板,称作“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片就是剖开的木。《辞源》中说:“简牍,即书牍。古时无纸,书于木片日牍,书于竹版日简。”《词海》解释说:“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竹质简牍材料,史籍多载;以木制简,北方地区较普遍,不管竹质还是木质,据出土实物看,  相似文献   
96.
用瞥是先秦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朝瞥"、"享瞥"、"酬瞥"、"劳幣"等几种形态.经过对礼经文本、金文和简牍的梳理,说明用礼幣制在西周时期便已开始推行,直至战国,甚至西汉前期,还得到广泛地使用.  相似文献   
97.
简牍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时期的书写材料,记载保留下来的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料,对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学术文化意义巨大。鲁恭王从孔宅旧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等简牍书籍,孔安国对比研究而开古文尚书学派。河内女子发老屋也增加了学术资料。汲家简牍中清理出的《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都极大地推动了学术研究,保留了重要资料。崇高山下的竹简等上的科斗文字,与隶书流行的时代不同。裹阳楚王简牍书籍中的《考工记》填补了《周官》之阙。  相似文献   
98.
王子今 《历史档案》2005,(4):111-116,121
汉代西北边地简牍的出土,为研究当时边塞社会生活和军事行政管理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的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有些文书具有档案的性质。有学者对简牍文书分类,指出其中有“案卷”。荷兰汉学家鲁惟一的论文《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被译为《汉代行政案卷》。有的学者对汉代简牍分类,提出“案录类”的命题。有的学者则明称之为“档案”。陈梦家曾经指出,通过对居延汉简的整理编缀,“可以掌握较整齐的档案卷宗,更好的用以研究历史”。林剑鸣说,简牍文书中,“档案”是重要的一类。  相似文献   
99.
简讯(2)     
1961年8月毛泽东第二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担任毛泽东随身记者的吕厚民,为毛泽东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其中有毛泽东阅看庐山图书馆藏书的照片,便是著名的一幅。在这幅照片上,毛泽东身着灰色中山装,面对满满两个书架的各式图书站立着,聚精会神地捧读手中的《鲁迅全集》。人像的背景是一幕墨绿色的金丝绒大窗帘。整幅照片的角度讲究,用光适当,构图简洁,人物神态自然,堪称一件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00.
罗振玉在《流沙坠简》中将敦煌汉简中的历表类简文称之为"历谱"的说法并不准确。根据近年出土的秦汉简牍可知,这类历表类简应称作"历日"、"质日"或"日"。从悬泉汉简记载可知,"历日"一词至少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指朝廷颁行全国的历日正朔。"历日"在秦汉简牍中又自题篇名作"质日"或"日",二者与先秦典籍中的"致日"为异字同义,其本义指以土圭测日影,以求夏至和冬至之时。秦汉简牍中的"质日"类历日属于实用历本,其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查阅当年具体月日干支;二是作为人们行事宜忌的指南;三是用于记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