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34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教育   67618篇
科学研究   3881篇
各国文化   550篇
体育   2331篇
综合类   2096篇
文化理论   834篇
信息传播   8205篇
  2024年   327篇
  2023年   1381篇
  2022年   1125篇
  2021年   1159篇
  2020年   1011篇
  2019年   1133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929篇
  2016年   1060篇
  2015年   2049篇
  2014年   5717篇
  2013年   5428篇
  2012年   6418篇
  2011年   6983篇
  2010年   6009篇
  2009年   5682篇
  2008年   7534篇
  2007年   5367篇
  2006年   4563篇
  2005年   4387篇
  2004年   4567篇
  2003年   4206篇
  2002年   2789篇
  2001年   2105篇
  2000年   1535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3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水墨画是由墨汁和水调配在宣纸等媒介上表现的绘画,是东方世界特有的一种艺术。最初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相传始于我国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朝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近代的水墨画融合了西方绘画的观念并传到东南亚地区,画面色彩缤纷,有时也称为彩墨画。其影响之深远,可堪比中国汉字!为深入贯彻"一带一路"的倡议构想,请传统文化"走进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孩子从小接触水墨,对他们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以后发扬中华文化的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是学生思维的引领,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基本手段。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提问,培养主动思维,利用生成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发散、批判等思维品质,落实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现在国内的制造企业纷纷开始认识到了"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赖于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工匠精神",而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则需要通过高职思政教育去完成。然而,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时代的大跨越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使得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工匠精神"已经成了被埋藏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一个词汇,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规划迫切要求"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6.
17.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语言实践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语用品质的最佳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概述活动、品析活动、练笔活动、探究活动等,以历练学生语用表达的敏锐性、灵动性、创新性和深刻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刘娇 《当代体育》2003,(437):106-107
登山作为一生种运动形式源于十八世纪后期,1786年法国医生哈克斯,巴卡罗和当地水晶石工匠巴尔玛以及卡茂尼克斯首次登上了阿尔卑斯的主峰——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从此拉开了称为阿尔卑斯运动的登山运动的序幕。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登山运动经历了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其他大洲高峰的黄金时代。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和新技术的登山时代。发展至今,登山运动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第一,寻找和选择更困难、更艰险、更富有挑战性的登山路线;第二,登山运动小型化,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重视知识在环境中的应用,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人活一口气     
按古代中医来说,气是人体内流动着的有营养的精微物质,是人的生命之本,气之不存,人则死亡。《庄子·知北游》中也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王充《论衡·自然》篇中也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从哲学上讲,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是有所为,是敢做敢为;所以我们常说志气,志在千里,志在四方,浩然之气就是这个意思。气是流动的,变化的,是能源,是动力,威力很大,气功就是这样的原理。所以古代高人特别注意养气,聚日月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当然,在封建专制时代,道德标准提倡忠君守节,而多轻气,人们的气受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