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4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宜兴紫砂陶土主要产于丁蜀镇青龙山、黄龙山两座看似普通的小山丘,其主要成分为石英、赤铁矿、高岭土和云母。紫砂泥料种类分为紫泥、朱砂泥和本山绿泥等,其中以紫泥为主。各种泥料既可单独成陶,又可进行相互配置成不同的色调,因此也使得紫砂作品能够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2.
《收藏》2009,(7):177-177
宜兴紫砂世家杨明旭教授设计创制的国庆60周年纪念壶。用上等红清水泥精心制作.共制60把.编号发行。此壶为封山之作。  相似文献   
23.
一仁轩     
《收藏》2007,(1):205-205
周行春 字一仁,江苏宜兴人,著名青年紫砂装饰陶艺家。自幼痴迷紫砂,受师谭泉海的引导,本着“人善为本,仁爱一生”的信条创建“一仁轩”陶艺工作室,从事陶刻、泥绘、镶金等装饰艺术。  相似文献   
24.
逃禅得味     
王龙 《收藏》2007,(11):188-188
《调羹无恙斋印集》《凋羹无恙斋佛像印集》《调羹无恙斋金石集》《鼎朴陶艺集》《鼎朴紫砂作品集》,这些是我住与鼎朴兄认识前看到的与他有关的书籍。当时,还收集了一些鼎朴的紫砂明信片。  相似文献   
25.
张天琚 《收藏》2009,(5):77-78
地处滇南边地的云南建水旧称“建阳”,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凡造访过这座古色古香、充满丰厚文化底蕴的小城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建水紫陶”和“向逢春”的。  相似文献   
26.
玉溪陶艺     
《收藏》2007,(7):208-208
宜兴玉溪陶艺有限公司是在中国著名紫砂艺术家顾惠君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创办的“玉溪陶艺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集紫砂、奇石、书画研究、交流及培训、创作、设计、制作为一体,是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经营工艺美术品的企业。尤其是在紫砂陶艺界,以拥有宜兴紫砂名人名作,师资实力雄厚,作品标新立异、神丰韵足著称。  相似文献   
27.
茶味     
一盏小巧的杯,一撮小小的茶叶随着水徐徐地旋转着,每当看到外公品茶时一脸享受的样子,心中便好奇,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美妙,能叫外公如痴如醉。可当我喝到梦寐以求的茶时,苦涩在舌尖蔓延,我忍不住咂了咂嘴,直呼:"好苦呀,我再也不喝这个了。"外公在一旁笑着,刮了刮我的鼻子,说道:"小妮子懂什么?茶可不是你这么喝的,以后你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28.
杨铎成 《科教文汇》2014,(6):114-114,116
本文对安徽皖南及周边地区蕴藏的丰富的紫砂矿资源通过实地调查,证明安徽皖南及周边地区紫砂矿源储量丰富,并对紫砂土做过多次化学分析,取得化验报告,证实皖南及周边地区蕴藏的紫砂土质量上乘,是生产紫砂陶艺的上等原材料。该文还对皖南及周边地区紫砂土的特性在生产紫砂陶加工工艺及泥土配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岀了具体的配方比例要求和工艺流程。本文作者杨绎成先生原是安徽省紫砂陶项目研究领军人物,有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29.
徐艺 《收藏》2014,(2):192-192
宜兴紫砂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其精髓在于繁复而严谨之手工绝活、家族工坊,存于师承、存于学者对泥、型、工、饰、款、功之觉悟、之坚守、之反思等等。随着茶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紫砂壶越来越得到大众之喜爱!对于紫砂艺术门派,业内外杂议众多,诸如“传承派…‘学院派”“陶艺派”和“某某大师派”等等,但都没有系统归类分析。笔者以为紫砂自进入当代国营、集体体制后,  相似文献   
30.
蒋鹏 《收藏界》2014,(12):130-131
背景链接:蒋春音,艺名佳依,1982年出生于陶都宜兴。青年紫砂艺术家、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得主。祖上世袭承陶,师承紫砂艺术大师何道洪先生,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省紫砂器具收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美术师、徐悲鸿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