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2篇
教育   1470篇
科学研究   6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阅读小说时,调动感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赏析,在浏览故事的过程中,既感其真情又通其文脉,体悟诗味;在对小说人物及其技巧分析明确时,感悟其诗情;在赏析小说意境,揣摩小说主旨时,读出诗意;在对小说进行比较鉴别,类比分析时,探其诗境。  相似文献   
62.
何为“语文”?“语”即语言,“文”即文字,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但现今的语文教学却把太多的精力花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关注最多的是对文本人文思想、情感主旨、写作技巧的挖掘,很少看到教师能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放慢脚步,反复阅读,咀嚼回味文中的语句,  相似文献   
63.
这里讨论的这些书你可能要花50年才能读完,当然读者可以用少得多的时间去完成,重点是它们将会成为整个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书碰巧比最新的畅销书更具娱乐性,但是在娱乐的层面阅读并不是从中获益的最好方式。它们能提供更为广大的东西,类似爱情、婚姻、抚养孩子、创业和成家所能带来的东西。这些书能带来丰富的体验,成为内在成长之源,所以我们才说"一生"的读书计划。这些书是一生的伴侣,一旦成为你的一部分,就将在一生的时间里影响你、帮助你、伴随你。这些书应该细细品读,就像结交朋友不能匆忙行事。这份书目不能读完了事,而应是相伴一生的宝库。我们的目的非常简单。《一生的读  相似文献   
64.
李明海 《师道》2012,(12):40-42
我们注定没法绕开叶圣陶。几代人中,读语文的孩子如此,更不必说教语文的老师了。读他的文章。似乎从来都了无负担,平平地读,会心地笑,朗吟,默念,几遍下来。  相似文献   
65.
陈姚 《快乐阅读》2011,(23):100-100
一、朗读是富有层次的每次或每一阶段的朗读要力求步步深入,不在一个层面上平移,让学生通过初读、精读、品读三阶段,每个阶段要求明确,呈阶梯状上升。反之,如果我们简单地让学生一味读书,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会令学生读而生厌,消磨掉朗读的兴趣。初读时。学生认字识词,读通句子,大概了解文意;精读时,学生选择印象深刻的、喜欢的、重点的句段,解词析句、  相似文献   
66.
徐玉宇 《学语文》2013,(2):48-49
"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诚得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之文,我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身其间,斯真天下之至乐也。"这是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话。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也说:"文须错综见薏,曲折生姿。""曲折"可以使文章婉曲曼妙,可以使文章跌宕生姿,  相似文献   
67.
初步感知,也认可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表现了琵琶女的娇羞之态。实际上不少语文老师也是这么对学生讲的。后来,细读文本,笔者发现这样理解是很不妥当的。然而现今的一些教辅资料,如高中新课程同步核心辅导《非常学案》(配语文版)在《琵琶行》的"多维品读"  相似文献   
68.
《阅读与鉴赏》2010,(1):51-54,110
留点东西别看透 世上有些东西,最好别看透,留几分神秘。留一点儿蒙眬,留一丝悬念。可能会更有意思些。 魔术,如果让观众看透了手法,知道了诀窍。这门艺术也就寿终正寝了;变脸.正因为迄今为止大伙都没有看透其技术真相.才能屡演屡新.大受欢迎.成为国粹。  相似文献   
6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就能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下与文章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升华。为此.应着力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弹奏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从而使学生乐于读书。  相似文献   
70.
【原文再现】 在散文里,居住 仰望或者倾听 我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打开我的叙述。“许多年以后”,它给我一恍的感觉。就像歌曲流行的语调: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我要说的,是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