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中国收回香港地区,不仅雪洗了一百多年的耻辱,而且使一个现代化的国际经济大都市回归祖国,有助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香港回归所提供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等经验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是现代中国智慧的创造.中国分合的历史和香港回归的现实预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持久统一的前景.  相似文献   
22.
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指教学过程中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新问题,把新问题作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对象。新课改强调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其实不仅教学活动需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德育工作也需要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德育工作需要预设。德  相似文献   
23.
该文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具体分析了教材、教法和教学三元素各自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教材、教法和教学对象之间的这种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应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只有正确地认识并不断地加以科学地调整,才能在教学活动实现教材、教法和教学效果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没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数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没”来说的。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网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相似文献   
25.
安永庆 《今日科苑》2005,(12):I0007-I0007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客、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客、过程、方法的适切调整。这就要求教师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闸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要善于困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认知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  相似文献   
26.
“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斓教授的呼唤让很多教育者对学生这一特殊生命体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这无可厚非。“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但是要关注学生,就不能忽视教师,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为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27.
歌唱表演艺术是客观和主观的完整统一体。歌唱者在演唱作品的时候,要遵循客观实际,尊重歌曲作者的作品,不能擅自篡改。这是演唱一部作品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要想唱出自己的风格特色,就取决于演唱者的主观因素了。俗话说:死曲活唱。一样的歌曲,演唱者不同,演唱的效果就会有优劣之分。那么,提高个人审美观和调整个人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8.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在教育内容和目标、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功效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9.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史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格特征,因此,要清楚地分析某一行为,必须要了解他的全部生活史.对于问题学生而言,要清楚理解其某个或某些行为,需要特别关注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以及他对这些经历形成的认知,因为这些认知是他今后自我调节的基础,也是影响他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句组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对句组的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的酝酿阶段,80年代中期的蓬勃兴起阶段以及1985年以来的深入发展阶段,1985年以前对句组的讨论主要是在语法学,章法学的层面,其后的讨论除了在这两个层面继续深入之外,在逻辑学,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以及其他重要方面也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