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8篇
科学研究   3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锦璐 《科教文汇》2014,(1):122-12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普及得更加广泛。每天各种信息都会通过互联网铺天盖地地传遍世界,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大大丰富了网民们的生活。人们每天足不出户便能通过网络了解到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如新闻、娱乐、游戏、艺术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大环境下,网络文学也由此诞生,通过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网络互动,网络文学评论也应运而生,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网络文学评论现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网络文学评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
正十多年前,人们发现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可以无限制地"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很"好玩"。草根族把心中的喜怒哀乐码成文字,自知作品达不到正式刊物和报纸发表水平,只有一条便道可走,就是放到网上,这是心理满足,自娱自  相似文献   
63.
网络文学以“在场的快意”;“自我的狂欢”;“本真的叙事”后现代性特征实现了文学的民间话语回归.民间话语权的网络回归暗合了网络的在线民主,民众的自我诉求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4.
目前,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了年代久远造成文言文理解上的障碍及现实生活中网络文学等快餐文化现象对初中生思维张力与深度的冲击外,现有文言文教学模式本身的诸多弊端更不能被忽视。  相似文献   
65.
声音     
《网络传播》2005,(12):50-50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会带来经济活动模式的改变,而且会改变人们对公共领域的思考,尤其是对民主的认可。”——中国社科院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编者按]  相似文献   
66.
彭鲜红 《现代语文》2005,(12):83-84
当网络成为文化人或文学爱好者从事写作、阅读的一种便捷方式时,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一个新的精神驰骋领域.  相似文献   
67.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阅读方式。随着大批优秀的网络文学被改编成游戏、电影、电视剧等其他优秀作品,网络文学也正在重组中国文学的格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中国的文学产业增添更多新内容,为中国文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8.
史许福 《今日科苑》2006,(10):87-87
网络文学因其存在方式的特殊性显示出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审美特性;互动性的审美方式;快感式的审美体验;生命本真的审美内涵和艺术欣赏的多维审美角度。网络文学在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的同时,也有不可回避的审美缺陷。  相似文献   
69.
现代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让网络文学创作成为了年青一代人群的时尚,它所蕴含的大众性、自由性和非功利等特征的创作理念使网络作者的个性和个人情感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和张扬,它的写作更符合人性的自然状态、更接近文学的本质。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创作观念,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而通过网络文学发展改善传统的文学创作观念,就可以让文学在当代的发展中寻找到一条更加适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0.
网游文学是一种以网络游戏为创作背景或创作素材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新文学类型。网游文学对写手和读者而言,本质上都是为缓解由应激反应产生的心理势能而进行的一种转向攻击方式,即在二者的转向攻击下以文学作品文本为中介的心理能量循环过程;也可以看成是玩家释放焦虑和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另一种手段,即其心理能量宣泄的特殊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