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亦然 《中文自修》2007,(11):30-30
春节前,利用寒假,我来到满眼橘红色旧砖和生锈的钢窗的红坊一一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参观了罗丹雕塑艺术展。进入展厅,直觉告诉我,挡着门口的高2.7米样貌丑陋的是巴尔扎克像。"它是我毕生的心血,美学的支点。"  相似文献   
72.
说到遗憾美,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断臂维纳斯。其创作者大雕塑家罗丹为我们留下的这尊塑像,以其美轮美奂的神韵,令人赞不绝口。起初,罗丹在创作这尊塑像时,两只手是完整的。当罗丹的朋友来看这尊塑像时,对这两只手赞叹不已。罗丹一听,便挥手砍去了维纳斯的双手。此举,罗丹为的是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维纳斯的脸部。时至今日,维纳斯的美仍令世人为之倾倒,从某个角度来讲,正是遗憾铸就了其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73.
苏言 《家教世界》2008,(Z1):66-66
罗丹刚满5岁,由于聪明过人,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稣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一天,收拾家务的母亲捡出一堆废纸来,罗丹就把这一堆废纸一张张地弄平后,在上面画上了许多自己喜欢的画。此后,罗丹经常模仿包装纸、报纸上的人物、房屋、动物的样子把它们画下来。  相似文献   
74.
陶西平(1935—2020)先生(以下简称陶老)是杰出的教育思想者。每当见到陶老手托下颌的那张代表性照片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创作的那尊“思想者”的经典雕塑。尽管陶老与罗丹塑造的“思想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各异,思考的问题很不一样,但他们都是思想者,这一点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75.
当茨威格还年轻的时候,他赢得了一个机会见到罗丹。那时他正在法国诗人维尔哈伦家作客,诗人听到他热烈地赞颂罗丹后就说:“你那么喜欢罗丹,就应该和他亲自认识认识。我明天就要到罗丹的创作室去。如果你觉得方便,我带你一起去。”  相似文献   
76.
一、全神贯注 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带着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对自己刚刚完成的看起来已经十分完美的塑像不够满意,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的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茨威格赶紧叫住罗丹,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朋友,这就是忘我的境界,这就是全神贯注,这就是所有成功者的秘诀。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学习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相似文献   
77.
作为一本全面概括罗丹一生艺术修养和艺术见地的理论书籍,《罗丹艺术论》以理性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罗丹雕塑的艺术魅力.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罗丹艺术思想的起源,以及罗丹对艺术的解读及热爱.《罗丹艺术论》让我们看到了罗丹的个性与睿智,正是这种个性与睿智造就了《罗丹艺术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78.
罗丹博物馆位于巴黎7区的瓦莱纳街,是一座享有盛名的雕塑博物馆,馆内收藏着法国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许多雕塑精品。这座建筑于1728年至1731年间由一位叫德莫拉的贵族兴建,但建成后不久他便去世了。路易十四的儿媳曼纳公爵夫人是这里的第二位主人。比龙元帅是该府邸的第三位房东。因住期较长,因而此地被称为比龙公馆。  相似文献   
79.
马铁英 《阅读》2006,(10):11-12
在巴黎的王宫花园里,有一尊引人注目的大理石雕塑:维克多·雨果右手撑着太阳穴,半卧在那里凝眸沉思,神情肃穆庄重,但是躺在一摊“污泥”之中。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这尊塑像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罗丹为创作雨果塑像煞费苦心,原雕像是用千姿百态的缪斯和海洋仙女做陪衬,烘托着站立在中央岩石顶部凝神思索的雨果。塑像完成后,罗丹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作品,揩去手上的泥巴,脱去工作服,小心翼翼地带上工作间房门休息去了。第二天一早,一大群新闻记者找上门来,要求看看大师的新作,他们要抢先报道雨果塑像完成的消息。罗丹把他们领到工…  相似文献   
80.
一、细微的观察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事物,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看出美来。”(《罗丹艺术论》)为了能使有限的材料负载无限的情意,作必须通过细微的观察;而读去欣赏这些材料铸成的散作品时,也必须明察秋毫。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深情地表达了他对愚溪的“爱”:首先给它取了一个虽然不好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