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31408篇
科学研究   1211篇
各国文化   145篇
体育   486篇
综合类   385篇
文化理论   61篇
信息传播   1046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817篇
  2019年   1124篇
  2018年   511篇
  2017年   1070篇
  2016年   1304篇
  2015年   1618篇
  2014年   3185篇
  2013年   3104篇
  2012年   2986篇
  2011年   3204篇
  2010年   2521篇
  2009年   2701篇
  2008年   2720篇
  2007年   1916篇
  2006年   1210篇
  2005年   1093篇
  2004年   639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俗艺术,在历史上它相对于雅文化——宫廷与文人的艺术而言;在现在,则相对于专业工作者而言。作为与民生、民态、民情最密切的艺术种类之一,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相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类似。 可以这样说,民间美术的最基本特征——原发性、承传性和地域性,与民间信仰习俗的艺术特征是相为一致的,甚至是相互覆盖和渗透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民间美术又可归之为民俗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44种2002年出版发行的体育科技期刊的封面设计形式,封面、封底标识,封二、封三刊载内容调查,从中发现我国体育科技期刊封页设计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封面设计不够重视的情况,美术编辑的艺术创作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中小学整体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生作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都必须有所创新。作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孩子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在唯“绩”是举的应试教育中,差生无疑是被丢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尽管“辅优转差”的号召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倡导,但在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眼中“辅优”和“转差”是不能同等对待的。“辅优”能创佳绩是教学工作的重点,而“转差”与之相比则显得无足轻重。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教学不是意味着抛弃传统,同过去决裂,而是在继承和弘扬已有的优秀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吸收宇内域外的一切新鲜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力求探寻和掌握符合实际的科学而体系的一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媒介对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构传统美术批评体系中的批评家与批评话语权之间的关系入手,就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网络传播媒介对传统美术批评体系的解构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网络美术批评语言的重构、批评话语权的平民化方式、批评的学理完整性和依据以及批评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对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拓展进行了思考性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立足于面向全体,发挥美术课特有的艺术功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变革。面对这场变革,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改革的任何一项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每一位教师都要敢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进行角色转变,进行思维创新,要能够接受和理解课程改革理论,通过努力实践,把课程改革最终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美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从中体验到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进行与日常生活较为接近的设计和制作。促进其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