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5746篇
科学研究   399篇
各国文化   79篇
体育   209篇
综合类   196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10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707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屏幕上出现对苏轼一生坎坷政治命运与杰出文章成就的介绍,伴有深情朗读、人物插图、背景音乐,学生神情专注。  相似文献   
992.
明代翻案剧的产生,既有历史的承传性,也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关。此外,为了迎合观众,在作品题材上的求新求异、为当时的言情大潮推波助澜等,都是剧作家不容忽视的创作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在"评价建议"一节中,先后22次用到"考察"一词,都是对学生学业进行检查、衡量、审核的意思.例如"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等等.我觉得这个词用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94.
2006年6月26日上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商学院院长裴麦克教授、副院长黄礼民博士、加拿大三元投资集团副总裁黛碧&;#183;嘉臣一行来我校参观考察。我校党委书记刘丽华教授、副校长呼格吉勒图教授在图书馆会议室与裴麦克院长一行进行了座谈。我校党委宣传部长乔旺、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郭晓川教授等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995.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考核制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通过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考核制度的考察,深入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考核的类别、过程、构成及整个考核体系的特征,以期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立教师考核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96.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语言政策,也是现代汉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复杂,方言的存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了解语言的现状,研究语言的变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显得尤其必要。文章通过对徐州这个特定方言地区新老派之间语音构成要素变化的考察,探讨该方言向普通话靠扰的趋势和特点,并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开展Everyday English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有效地进行听记训练,拓宽视野,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98.
《紫钗记》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情节多取自于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文章试通过对比《紫钗记》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继承与改造,对从中反映出的作者之思想倾向与创作意义作一些粗略的窥测。  相似文献   
999.
梁辰鱼的《浣纱记》存的明刊本有7种,富春堂本《浣纱记》是刊刻时间较早的一种本子,带有浓厚的民间演出本色彩;《六十种曲》本则刊于较晚的明末,是《浣纱记》的定本,体现着文人的审美趣味。富春堂本与《六十种曲》本的《浣纱记》在整体的故事情节上并无出入,两版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体例及曲词内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在已经逝去的二十世纪,历史的转折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断裂,旧文明整体框架的崩塌和新文艺思潮的吸收建设,为每个文学大师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背景。在这个背景中,每个文学大师都是典型的文化复合体。徐志摩始终置身于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志摩是一个多种文化冲撞而融合的“人”。在骆寒超教授的《论现代吴越诗人的文化基因及创作格局》一文中,已经将徐志摩置于吴越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徐志摩身上的地域文化色彩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徐志摩与故乡心灵的联接应该进入我们考察研究的范围。本文尝试着进入他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寻求他对故乡丝丝缕缕的感情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