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22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史书上和文学作品中记载的"侠"往往与现代人头脑中的"侠"是有一定的偏差。事实上"侠"既具有正义的一面,亦有非正义的一面。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中的"侠"也是形形色色的,既涵括了传统意义上的人侠,同时又书写了具有侠义精神的"异"侠。"异"侠有花妖鬼魅幻化成人的"侠"和不能幻化成人具有侠义精神的动物构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聊斋志异》的侠形象,归类为复仇报恩型、好勇尚武型、意气豪迈的"异"侠型三大类,对后世人们解读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当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2.
聊斋志异》中的另类女性形象,与封建时代正统的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们见识卓异、性格独立、能力出众、刚强有为,尽管这类女性在书中出现不多,但意义非凡,在封建时代晚期的社会舞台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63.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志怪小说的顶峰之作,但其文章表现出来的思想显然不是局限于描写人鬼狐妖的爱情立场,在《聊斋志异》中,每一个小故事都体现着作者蒲松龄对于现实社会的某种反思:恋爱自由、个性解放、惩恶扬善、人间至情。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蒲松龄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于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渴望。  相似文献   
64.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书中人物达到七百多人,其中六百多人作者给予了较具体的命名。其多种多样的人物命名传达出深刻的暗示和隐喻,借以展现人物形象、安排情节和结构、突出主题,呈现出显著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5.
聊斋志异》爱情故事中描写了一群性格各异的女子形象,其中,葛巾、细侯以及《王桂庵》中的芸娘这三位女子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或者伤害自己或者弃杀亲生儿子,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果断刚烈的性格特点。三位烈女子形象光辉灿烂,与众不同,而这种刚烈性格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6.
67.
骂鸭     
县城西面的白家庄有一人,把邻居家的鸭子偷来煮着吃了。到了夜晚,感觉皮肤痛痒。天亮了一看,全身长满毛茸茸的鸭毛,一碰就很疼痛。他心里十分害怕,却无法医治。夜里梦见有人对他说:"你的病乃是上天要惩罚你,你只要让丢失鸭子的人骂一顿,鸭毛就自然脱落了。"邻居的老人本来就是个宽宏大量的人,  相似文献   
68.
填字游戏     
正横向一、《三字经》的"幼不学,老何为"的前两句。二、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的名称,英文名称是"MENSA",创始人是律师贝里尔和科学家韦尔。三、成语,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毫无感触,漠然置之。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四、成语,"必自毙"的上句。出自《郑伯克段于鄢》。  相似文献   
69.
董佩娜  杜伟 《承德师专学报》2006,26(2):75-77,89
聊斋志异》的伦理意义是十分鲜明的,其中许多故事借用了佛教的轮回报应和末日审判情节,对人世和冥界的善恶进行了公正无私的审判。对神灵礼敬与否,官员和百姓的善恶之行都将在末日审判时得到应有的赏罚,这种审判正是蒲松龄伦理思想的直接体现,也反映了清朝初年民间真实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70.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命运不同、形态各异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往返于幽冥仙界的花妖狐魅,精灵鬼怪;另一类则是平凡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妇女形象.本文拟通过对《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品行、情感和愿望等,以加深对封建社会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