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试验以优良菜用大豆小寒王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其鲜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寒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6万株/667m2,适宜施肥水平为复合肥15kg/hm2。  相似文献   
32.
旱地是红壤区利用最差、肥力和生产力低下、障碍因子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率不高、作物种植类型复杂、退化严重的一类农业用地,但其作物种植类型多、面积占所在区域耕地面积的50%以上。在当前稻田产量相对较高、生产潜力已得到较充分发掘的前提下,高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旱地,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已成为南方红壤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3.
浅谈我国土壤质量变化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土壤质量不高,中低产田占2/3。要保障粮食安全,只能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土壤质量便成为决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土壤资源的高强度利用就成为必然,大量农用化学品的投入就不可避免。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对土壤质量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后,我国主要耕地土壤质量已有很大变化,东北黑土土壤肥力普遍下降,其他区域总体上虽有提升,但也存在着养分非均衡化,变异较大,大面积酸化,土壤污染加剧趋势明显等问题,为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巨大压力。要保障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大土壤监测力度,摸清家底,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消除土壤障碍,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用化学品的利用效率,防止土壤污染和对环境带来冲击,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实现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优平衡。  相似文献   
34.
35.
尽管对人类来说,沙尘暴是令人惊恐和厌恶的灾难,然而来自科学界的声音告诉我们,它同洪水、地震和火山喷发一样,是大自然万物消长中的一环。在地球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沙尘暴从未停止过,可能也不会消歇。沙尘来作为一种自然过程,它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36.
贵州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比较复杂,成土母质在不同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不同土壤。  相似文献   
37.
不同肥力与密度条件下对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在不同的肥力条件、不同的群体密度条件下,小麦的群体结构构成及产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肥力提高可明显增加产量,是小麦高产的必要条件;不同类型品种在高产条件下增加产量的主要途径不同,多穗型品种主要以增加穗粒重来提高产量,具体到大田生产中,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应掌握为“低肥高密,中肥中密,高肥低密”之原则,依据品种进行相应的播量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