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3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桃花因其色彩艳丽、生机盎然的外在形态,成了盛唐文人审美的对象及重要的诗歌题材之一。他们吟咏的桃花诗色彩明丽、形态娇美、意象丰富、意境优美、用词精妙、韵律和谐。其诗作不仅具有完美的艺术技巧,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体现出古典诗歌的自然美、意象美和语言美。  相似文献   
102.
邢孟达 《考试周刊》2012,(29):25-26
日本文学对自然的感受方法与思维模式是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融进自然之中;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相互依存,可以亲和地共生于同一大宇宙中。川端康成继承日本人与自然合一之文学传统,又擅长描写女性,通过写自然展示女性,通过写女性感受自然。自然美与女性美相融合,形成川端康成笔下女性美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3.
一、走出课堂,步入户外,感受自然美,表现自然美艺术来源于现实又艺术化地表现现实。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来说,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要让学生经常走入大自然,去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美,从而激发学习热情,陶冶生活情操。户外的绿树远山、大海白帆、木桥溪流等场景无不蕴含着鲜活的美和盎然的生命力。这一处处真实而优美的自然场景无疑就是很好的教材。为了用好这本鲜活的教  相似文献   
104.
宋代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曾经盛极一时的画种,其在当时就已经形成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并建立了一套独到的绘画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艺术特色,表现出浓郁的自然美、装饰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5.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21世纪我国的语文教育将发生巨大的变革。"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内容,是实现从传统的旧的教育思想到新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要求我们探索合乎时代需要的、现代化的语言教学之路。没有面向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思想,就不可能有适应现代化要求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6.
抚育孩子其实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因为没有抚养孩子的说明书。即使有某种教育方案,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有时父母会沮丧地把双手插进发间,不知所措。事实上我们教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自然美国父母教给孩子的是一些基本的美国价值观念。对美国人而言,父母抚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立。从幼年开始,每个孩子都有独自的  相似文献   
107.
物不自美,因人而彰。当原本死寂的自然具有了鸢飞鱼跃般的生命内涵,当自然由人役使的对象转换成与人平等对话的对象,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美其实已被生态美这一崭新的范畴所取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过度扩张和滥垦的结果,严峻的生态危机正在全球蔓延。本期将介绍濒临灭绝的动物,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8.
黑格尔是历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由此,黑格尔进一步将美分为自然美与艺术美,认为艺术美相比之下是真正的美,而自然美本身是不自由的、无意识的,所以自然美较艺术美缺乏理念、缺乏真实,但是黑格尔本人在否定自然美的同时,也无意中从反面肯定了自然美毕竟是美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9.
中学语文教学应大力提倡审美教育,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包含的自然美、情感美、语言美等审美因素,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东晋诗人陶渊明与英国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都是歌咏和描写自然的隐逸诗人.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在热爱和描写自然、具体创作和理论思想方面,既表现出不谋而合的一致性,又有他们各自的不同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