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也许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都曾有过这么一个梦想:去《西洋古董洋果子店》买一些美味点心,带上机灵的《机器猫》和最博学的《史努比》,邀请美丽的《花仙子》做伴,乘坐《银河铁道999》去《太空  相似文献   
22.
隐形翅膀     
正碧如一按电铃,芭比兽醒了,它开始照顾碧如起床,洗漱,吃饭,随后收拾房间。一个小时后,碧如和芭比兽又坐在一起,开始大眼瞪小眼。碧如大眼暗淡无光,呆呆地看着某一处。自从她残疾以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足足两年了,她没有离开房间半步。  相似文献   
23.
正"我也……"成了孩子的口头禅。这样的小跟班,长大后会不会太没主见?最近常常听到孩子和他的小伙伴有这样的对话:"我想画芭比公主!""我也画。""我不想和小丁做朋友。""我也不喜欢他。"……他怎么就一点儿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呢?  相似文献   
24.
"妈妈,我嘴巴脏了,帮我擦一擦。"我噘(juē)着嘴,撒娇地说。"自己擦。"妈妈说罢,扔过来一张纸。"哦。"我噘着嘴讪(shàn)讪地自己把嘴擦干净了。"妈妈,今天我穿什么衣服?"我问妈妈。"衣柜里有衣服,自己找,随便穿。"妈妈说道。"哦。"我又一次讪讪地说。"妈妈,帮我收拾书包,太乱了。"我边摆弄着芭比娃娃边说。"自己收拾。"妈妈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唉,我的妈妈在我的印象里只有"自己  相似文献   
25.
一丁零零,电话铃声响了。阿呆用被子捂住脑袋不接电话。可是,电话铃声不依不饶,阿呆只得从被子里伸出一只胳膊接听:喂……书呆子,还睡呀?都快中午了。有案子,马叔叔等着咱们呢。听筒里面传来蒋文文的声零零电话铃铃声  相似文献   
26.
亲爱的芭比     
赵金鹏 《初中生》2007,(7):18-19
似乎每一个小女孩的记忆里都有过这样一个塑胶娃娃: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匀称的身材和可以扭动的四肢,她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芭比娃娃”。  相似文献   
27.
芭比娃娃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之一,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玩具,也是美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本文就芭比娃娃的广为流传,结合美国时尚文化来铺陈展开,探讨20世纪最有力的美国文化象征,以便更好地了解美国的文化及人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8.
对很多东方女孩来说,深植于她们童年印象中的玩偶,可能更多是来自HelloKitty,那只粉色的小猫,直到成年后依然是很多人闺房中必不可少的成员之一。而对于西方女孩来说,她们更熟悉这个"梦想":"拥有一个芭比!"1959年3月9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大眼长发,年龄18岁,身高167.4cm,性格"开朗、充满好奇心、富有想象力、热爱创作"——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金发美女娃娃芭  相似文献   
29.
《从"芭比"到"苹果":笼罩在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一稿,用数据、事实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和强化中国立场,这也是中国新闻奖近来新设国际传播奖项的核心所在。整体而言,这篇1900字的通讯,在中美贸易顺差争论背景下,讲述了中国企业微利代工挣着血汗钱,超额利润却被美国拿走,回过头来美国又倒打一耙,拿自己的逆差说  相似文献   
30.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其代父从征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世人心中。美国著名动画公司迪斯尼以中国传统经典故事《花木兰》为蓝本,塑造了一位全新的女英雄形象。另一部女英雄题材的卡通电影《芭比之三剑客》,虽在故事情节、主题上与电影《木兰》有几分相似,但根植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部影片折射了不同的家庭观,英雄观和婚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