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68篇
科学研究   188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4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1.容纳含有谓包含;原谅担待称包涵。2.事态剧变叫爆发;突然发迹谓暴发。3.变化不定叫变幻;更换改变称变换。4.事物特征谓标志;仪态美丽称标致。5.长久站着谓伫立;高耸立着称矗立。6.精力集中叫贯注;浇进流入称灌注。7.承先启后称过渡;超过限度叫过度。  相似文献   
62.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时代错过的东西,到了青年时代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家庭美感教育是对孩子的心灵关怀,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暂时的享受,更是一种长期的精神拥有。  相似文献   
63.
为了达到利用中国战场捆住日军手脚的目的,苏联通过外交关系影响国民党,通过共产国际影响共产党,促成中国国内两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抗战前期的主要支援国,苏联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党挑起大规模内战的企图,对维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苏联为了本民族利益,过分看重国民党,甚至要求中共以妥协退让来维持统一战线的做法使中国抗日有生力量遭到重大损失,妨碍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64.
65.
司徒雷登在1948年12月1日给国务卿的信中说,在解放军突破淮河的时候,蒋介石的部下或许终于有了反抗他的勇气。“到那时,很可能会停战或恢复和谈。有一条未经证实的报道说,到那时,苏联大使(N.V.罗申)将重提出他的调解建议,调解的基础是国民党控制长江以南地区,而美国则承认俄国在满洲的特权。”  相似文献   
66.
"前苏联"之称谓是苏联人自己最先提出来的,而后被中国新闻媒体和学术界广为引用.其实,这一称谓值得推敲它既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面貌,又不符合中国语言表达规范,因而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但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还可以偶尔使用.  相似文献   
67.
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反思与突破的过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回顾、总结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而苏联解体、苏共亡党已十五周年,在此之际,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通过分析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基本原因、基本教训,进而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值得比较研究。两国的改革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缺乏丰富的民主法制环境;两国改革都面对诸如不清晰的党政关系,高度集权下伴生的个人崇拜,以政治运动而非法律不规范国家事务的坏习惯等众多痼疾;两国改革的内容很相似,两国的改革又极大不同;苏联面对的环境比中国更不利,中国在处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其他方面改革的系统关系上,比苏联要成功得多,两国的改革进程的得失成败对各国的改革都产生了相互影响,两国在经验方面是互相借鉴的;苏联改革的失败则也延缓了中国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70.
苏联、美国、日本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中小学教育满足当今和本世纪的需要,苏联、美国、日本非常重视培养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合格师资,他们在发展师范教育中,不仅加强了教育专业理论的教学,而且,把焦点多集中于如何提高未来教师的教学教育实际能力上,其中,教育实习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对于如何搞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苏、美、日三国近年来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改革,以寻求提高教育实习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