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0篇
科学研究   29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报导了利用微波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与常规加热法进行比较,微波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物易纯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2.
在无溶剂、无相转移催化荆条件下,以过渡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碳酸钠作为碱性添加物,30%过氧化氢作为氧源,在常温搅拌下来催化氧化苯甲醛制备苯甲酸。最佳实验条件为:n(苯甲醛)/n(碳酸钠)/n(催化剂),n(过氧化氢)为100:3:0.5:196,反应时间为1h,苯甲酸产率达84.2%。  相似文献   
53.
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得到障,必须依靠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其中,食品的检验方法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使用苯甲酸、山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及讨论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54.
2,4-二甲氧基苯甲酸是许多化学产品的合成中间体,是医药合成的重要原料,在很多的实验合成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55.
苯甲酸(BA)是精对苯二甲酸(PTA)产品的一个质量控制指标,正确地测定其含量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用毛细管电泳仪测定PTA中BA含量的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10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腐剂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中防腐剂是为了让食品保藏比较长的时间.由于苯甲酸具有毒性小的特点,所以常用来作食品的防腐材料.研究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的方法,其检出量低,操作简单.用于对酱油等食品中防腐剂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制备脚气净,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用酸碱中和法测定H 总量,通过测定H 总量,探讨疗效情况.结果:测定方法简便,质量易于控制.结论:该制剂处方组成合理,性质稳定,临床总有效率98.04%,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8.
合成一系列关于Eu(III)/Gd(III)与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HTTA)、苯甲酸(BA)和邻菲罗啉(Phen)的配合物,并对这配合物进行元素、红外与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Eu1-x,Gdx(BA)-(TTA)2Phen(x=0~1),配合物Eu(BA)(TTA)2Phen比配合物Eu(TTA)3Phen具有更宽的激发带,且激发带发生明显的蓝移.说明新的配合物已经生成.共发光Gd^3+离子对配合物Eu1-xGdx(BA)(TTA)2Phen的荧光增强非常明显,最佳Gd^3+离子浓度为0.4(摩尔分数).配合物Eu1-xGdx(BA)(TTA)2Phen荧光增强的主要机理是Eu(BA)(TTA)2Phen与Gd(BA)(TTA)2Phen配合物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59.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苯甲酸为模板分子,1,4-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分别以α-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合成了苯甲酸具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用α-甲基丙烯酸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苯甲酸的氢键作用力和结合能力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60.
利用微波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与常规加热法比较,微波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有反应时间短,产物易纯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