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3748篇
科学研究   46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198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68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都是现代主义的实验大师,他们在小说创作伊始,都把短篇小说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本文从主题思想、人物刻画和叙述范式三方面入手,系统比较《阿拉比》和《墙上的斑点》。  相似文献   
52.
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程性评价(process assessmen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评价范式。其理论来源既与过程哲学密切相关,又与学习过程的心理学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试从哲学与心理学两个维度人手,就过程性评价的起源、特征与一般方法展开论述,并就实践中对于过程性评价的误读、误解与误用现象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53.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动了情报学的变革与发展,现阶段我国情报学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思路并未得到学界清晰一致的判定或解决。对当前情报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厘清情报学的发展脉络,抓准学科的理念定位与未来走向。[方法/过程]回顾我国情报学领域的“信息”与“情报”之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科定位、范式演进、体系建设3个层面对情报学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从碎片化、形式化的“信息提供”到协同化、专业化的“情报吞吐”,从自我封闭式的情报摸索到社会化、开放化的大情报体系建设,情报学应突破思维定势,以Intelligence为核心,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决策层面上来,立足情报工程理念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实现中国情报梦。  相似文献   
54.
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历史不过百年。但是其学术研究和学科历史顺应时代精神和社会背景的需要,经历了几次转向。这些研究的转向,可以视为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理论基础、学术立场、研究方法、价值观念的变迁。对此天津师范大学的李秀云教授称之为"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5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外宣工作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2015年5月他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希望海外版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相似文献   
56.
2017年是比较教育创立20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发起和设计了主题为"比较教育的传统、新使命与未来发展"的世界著名比较教育学者访谈,以回顾和总结比较教育的发展,审视比较教育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探寻比较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笔者对香港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克·贝磊教授的访谈历时一个半小时,该篇文章是在访谈和参考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文献基础上完成的.文章主要涉及下列议题: 1.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比较教育; 2.比较教育的发展性和多样性; 3.比较教育视角下的课外补习; 4.比较教育中的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岳祥 《教育探索》2004,(8):109-11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教育目标、教育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师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等诸多因素,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师范院校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而着眼点在于教师培训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58.
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是理论的基石,也是一种理论观点或一个理论体系是否具有解释力的关键所在。在科学研究中,为了使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新的现象,需要对原有各理论流派的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进行全面检视,对它们进行修正、抛弃或重新构建。本文把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分为理论观点型、理论体系型、学科型三种类型,并以两个案例为基础,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在对学科进行反思与研究时,如何分析、审察并构建新的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59.
创造传统     
传统能被创造吗?"创造传统"不是存在自相矛盾了吗?"现在是过去之幼儿,也是未来的父母。"反思历史,放眼未来,会发现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新传统化的过程。"创造传统"本身不仅不存在自相矛盾,而且可以变为实践活动。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的核心是人口问题和政治问题,围绕这两个问题,笔者对中国需要创造哪些传统这一命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0.
课程一致性研究源自西方基于科学理性的课程评价研究背景,我国的课程一致性研究需要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和范式,但不能将其简单地移植到我国课程评价研究中.本文基于批判思维视角,对国外多种研究范式进行了方法论审视,并对我国当前课程一致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旨在为实现我国课程一致性研究的本土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