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57篇
科学研究   101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引蛇出洞     
朱武祥告诉我,他喜欢平面几何,一道题,有人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去解,一条辅助线,问题就解决了。商业模式的设计,好像也是如此,像是脑筋急转弯,来自于一种灵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一句话新闻     
《科学中国》2007,(1):7-7
全球最后一只活体蛇龟不久前因肺部感染扩散而寿终正寝。这只蛇龟的死亡也标志着此类动物暂时消失了。  相似文献   
33.
何春燕  朱秀梅 《科教文汇》2007,(1X):189-189
“蛇”作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母题,在世界文化中反复出现,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同的阐释,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代表的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4.
春天终于来了。草丛里的雪融化了,草色却还是有点儿枯黄。睡了一个冬天的小青蛙醒了,小刺猬醒了,小花蛇也醒了。他们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他们的好朋友小白兔。  相似文献   
35.
唐代的科举考试只考一首诗,名日“试帖诗”。写试帖诗有许多清规戒律:每句必须5个字,全诗12句(有时要求16句),还要讲究平仄、对偶、押韵等等。  相似文献   
36.
马彦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112-114
在蚌埠双墩春秋墓出土的青铜器和具有特殊的含义的金箔上,出现了大量繁复和突出的蛇的造型和纹样,从实物上证明了把蛇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上古时期淮河中游地区文化的独特现象,反映了古淮夷地区"夷"族氏族文化特征。其形成因素,是环太平洋地区原始宗教及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是淮河中游地区原始生殖崇拜的物化表现,是本地区地理、自然环境造成的自然禁忌崇拜作用的结果。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古淮夷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蛇崇拜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7.
程刚 《良师》2011,(8):23-23
非洲桑给巴尔西部地区有一种蛇叫摆渡蛇。这种蛇力气巨大,能在水中拉动一艘载物的木船,因此它在当地渡口被广泛用于摆渡。可在渡口,并不是每条摆渡蛇都健康活泼的,有的蛇拖着长长的驱体,直直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被船工抛弃,而被抛弃的原因是它失去了摆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8.
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蛇的形象被作者一再强调,并不断地以各种形式出现,而且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借助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哈利·波特》,可以发现蛇的形象的不断出现和作者对这一形象的描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显现,其中的形象设置具有其深刻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39.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显齿蛇葡萄多糖,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次数、时间及液料比对糖含量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最佳工艺提取不同时期显齿蛇葡萄茎、叶的多糖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对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次数、时间和液料比.显齿蛇葡萄多糖...  相似文献   
40.
“三言二拍”可以称之为古代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其间不乏关于动物的描写,有关蛇的记录非常丰富。通过对“三言二拍”中有关“蛇”的描述进行穷尽式梳理,可以发现,蛇意象在古代市民生活中体现出多重意涵:蛇一方面可以是房前屋后稀松平常的动物,一方面由于其生活习性和剧毒特点,本身又具有神秘气息;有时候是龙蛇难分的图腾意象,有时候又是带来富贵和好运的祥瑞,有时候是作为邪恶符号的妖怪,有时候蛇郎蛇女附体也能演化出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此种切入方法,能够窥见市民审美趣味与文人心理,揭示晚明通俗小说背后的时代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