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8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混沌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完美结合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混沌学的理论已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对现代英语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应当掌握混沌学的理论,利用其特征如蝴蝶效应、分形、奇异吸引子等理论来思考,从而拓宽现代英语教学设计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52.
写作文不应是一件很难的事,它甚至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如果作文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就有必要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究竟哪里"短路"了.  相似文献   
53.
如何看待命运,恐怕是人生面对的最基本问题。《一坛猪油》从标题上看很物质很具体很实在,其实写的却是这么个又玄又虚的问题。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孩曾提出所渭“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小说中的一坛猪油与那只蝴蝶卡相比,并不逊色,它最终改变了两个家庭的生活、牵涉了6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54.
程醉 《课外阅读》2009,(22):50-51
在距离塞纳河源头约50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个名叫圣塞涅的城市。这是一座只有3万多人口的小城,古老的教堂、斑驳的墙壁无一不表露出它曾经的沧桑。  相似文献   
55.
在一个地方电视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新栏目一旦与观众见面,便马上吸引住众多眼球,收视率一下子攀升……但是,如何稳住和延续良好的收视势头,进而提升频道的整体收视率呢?这是众多电视人苦思冥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有多种多样,但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笔者觉得,紧紧抓住目标观众集中度和忠实度高的栏目,充分运用“蝴蝶效应”原理.  相似文献   
56.
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借助混沌理论分析了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认为新媒体是一个混沌系统,新媒体传播是由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过程;其结局具有不可预测性;随后提出了下新媒体传播蝴蝶效应下的政府危机管理对策,即建立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在新媒体突发事件的初期,防微杜渐;在新媒体突发事件的中期,以疏通为主,新媒体突发事件的后期,亡羊补牢。  相似文献   
57.
巴西亚马逊河一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龙卷风。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蝴蝶效应”已经形成。一个名为“次级房贷债券”的金融衍生产品,从2007年起引发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华尔街的几大投资银行相继破产,到2008年9月中旬,危机迅速蔓延,最终酿成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到目前为止,还无法预料这场风暴的结局,危机依然深不见底。  相似文献   
58.
陕声祥 《生活教育》2010,(12):18-18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个月后的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气象学上的"蝴蝶效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如此神奇。起始阶段的力量之微与最后造成的影响之大,足以让人惊叹。这是自然界的现象。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这种“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59.
事物间的联系,往往堪称奇妙。和“蝴蝶效应”一样,南极洲几千年保留下来的海豹毛,居然真实记录着人类社会金银提炼活动的兴盛和衰落。  相似文献   
60.
《科学中国人》2018,(17):10-15
Nature封面:蝴蝶效应。Nature杂志第7704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同一蝴蝶种群如何演化产生对长叶车前的完全依赖。2005年美国内华达州某地停止养牛后,车前草在短暂的一段时期内被生长茂盛的杂草包围,周围微生境温度下降,该蝴蝶种群局部走向灭绝。2013—2014年,艾地堇蛱蝶重新在此繁衍生息,并回归它们的传统宿主,它们的食物再次回到起点。以上发现表明,人类活动可能在不经意间给自然种群带来具有潜在致命性的演化陷阱,而在规划人类改造的栖息地的保护措施时需要将这一点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