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7篇
科学研究   39篇
体育   187篇
综合类   8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临汾地区体校运动员血红蛋白的测试、分析、比较,阐述了血红蛋白与运动成绩有密切的关系,说明了较高水平的血红蛋白含量是保证运动训练和竞赛水平提高的必须条件。  相似文献   
102.
对运动员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测定值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每周训练课后的血红蛋白、血尿素氮的安静值以及一日变化幅度和冬、夏训期的变化,为今后疲劳监控提供了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中长跑属于耐力性项目,与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当运动员血红蛋白在11.0g-11.9g%时,运动能力将下降20%。少年男运动员的贫血率为33%,女运动员为45%,且易引起尿蛋白和血尿。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挖掘运动员内在潜能的方法和手段不断被运用。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逐渐被认同和开发,在解决运动性疲劳方面尤为引人注意,其中中药对运动员机能的调理是被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4.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如果生理负担量过大,则可以导致贫血,这种贫血称为运动性贫血。我国运动员贫血,成人占为22.4%,儿童青少年为39.5%,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运动性贫血主要症状有头晕、乏力、易疲劳、记忆力下降、食欲差。运动时症状明显,常伴有气粗、心悸等症状。主要的体征有皮肤黏膜苍白、心率加快等。血液检查时,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5.
为进一步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寻求运动性低血红蛋白新的监控指标提供依据。通过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NO、铜蓝蛋白。观察运动性低血红蛋白时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铜蓝蛋白(CP)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性低血红蛋白大鼠的血清NO、铜蓝蛋白显著升高(P〈0.05)。NO的升高可能是诱发运动性低血红蛋白的一个因素,铜蓝蛋白可作为铁代谢监控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6.
抗运动性贫血剂对运动员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以及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本实验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从运动训练时间较长运动员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角度出发判断运动员的运动与贫血关系,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运动性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贫血组运动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指标显著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红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抗运动性贫血剂不同程度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抗运动性贫血剂通过改善红细胞形态,有效减少红细胞的老化,从而达到治疗运动性低贫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7.
高原训练因其独特的训练效果,已经成为体育界高度重视的热点。福建省游泳队的五名运动健将于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前的8月份在昆明海埂进行了一次高原训练,通过跟踪研究,对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文章采用测试研究的方法,对Hb、Bu、CK值对上海女子散打队参加2007年全国锦标赛的8名优秀运动员进行机体疲劳跟踪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血红蛋白值在赛前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赛后回升明显,与赛前集训期间呈显著差异(p〈0.05);BU与ck值在比赛前后处于正常范围内。血红蛋白与血尿素呈高度负相关,血尿素与血清CK呈中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9.
王军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34-34,37
目的:探索辽宁省部分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全运会赛前训练期间机能变化规律,为运动员在全运会期间取得好成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血清肌酸激酶(CK)、睾酮(T)对辽宁省部分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6人进行身体机能状况的监控。结果显示:HB在131g/l-138g/L之间,赛前接近140g/l;BUN在5.9mmol/l以下;CK在正常范围内;T在34.6ng/d-42.5ng/d之间。结论: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良好,能够按照教练的训练计划将身体机能状态调整到最佳,为比赛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通过对女子自行车运动员实施综合的营养补充方案,对比运动员在冬训期间实施综合的营养方案前后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方法:抽取早晨静脉血与RPE量表结合.结果:随着训练的进行,没有进行营养补充期间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实施营养方案后,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没有明显的下降;降负荷后,血红蛋白逐渐升高,运动员机体得到快速恢复.结论:冬训期间对运动员实施综合的营养方案能有效提高血红蛋白值,及时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身体机能状态快速恢复从而间接促进其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